東北網3月10日電 十屆全國人代會上,如何破解『看病貴』,也是我省代表們關注的話題。
『平價醫院』:斬不斷貴之根
『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衛生部重新強調公立醫院的公益屬性,要求建立「平價醫院」。我認為,單純依靠「平價」的辦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現行醫療體制的問題。』哈醫大三院院長徐秀玉代表亮出了自己的觀點。
徐秀玉代表認為,現行的醫療體制下,醫院的生存和發展基本是屬於自我發展、自我完善,一切工作都要靠自己想辦法。從醫院來看,一方面要承擔整個社會與衛生醫療工作相關的各種任務,另一方面醫院的公用經費捉襟見肘。從社會對醫療衛生的需求來看,一方面患者希望得到最好的醫療服務,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支付昂貴的醫藥費。從政府來看,一方面要求醫院承擔一切衛生醫療方面的公益性工作和任務,另一方面又沒有足夠的資金作保障。醫院始終處於尷尬被動的地位。
她說,據全國的統計數據表明,政府每年對醫院的投入不超過醫院業務支出比例的10%。2005年黑龍江省衛生廳直接撥款的33家公立醫院收入31.4億元,其中政府撥款只有1.33億元。這說明一年要有30億元的費用是由患者承擔。由於經費投入不足,又沒有及時建立起有利於醫院改革與發展的籌資機制,從而使醫院公益性質淡化,追求經濟效益傾向明顯,醫療費用逐步攀昇。
以藥養醫:『合謀』圖貴
劉存周代表
(東盛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介紹說,在我省藥品流通體系中,藥品總量的80%通過醫院終端銷售,其餘20%是通過社會零售藥店銷售。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03年,我國醫療機構總收入為2866億元,其中,財政補貼佔9.1%,醫療收入佔43.9%,藥品收入佔43.5%,其他收入佔3.5%。由此可見,靠藥品補償,以藥養醫已經成為醫療機構最突出的運行特點。
『如果醫藥分業問題不解決,以藥養醫的現象不改變,將會不斷滋生「醫藥合謀」的嚴重後果。』劉存周代表這樣認為。
周有財代表
(澳利達集團董事長)說,國家自1996年以來,已連續17次降低藥價,按降價前的銷售數量計算,累計降價金額達400億元,但群眾的醫藥費用支出仍在不斷上漲。由於醫療機構已經形成了『以藥補醫』的運行機制,藥價降低後,大處方問題就更加突出。合力清障:為貴瘦身
徐秀玉代表認為,要想保障醫院的公益屬性,政府就必須加大投入,首先必須保障醫院自身健康可持續地發展,否則『平價醫院』難逃曇花一現的命運。
如何解決『醫藥分業』?劉存周代表建議,政府適當增加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投入,其資金來源從藥品流通的稅收中按合理比價提取;提高醫院醫療服務和醫療技術的價格,並實施醫藥分開核算,分別管理,分離醫院藥房;同時加快藥品流通體制改革,提高藥品流通市場集中度,建設現代藥品物流體系。
周有財代表建議,實行藥品統一定價管理,國家應科學合理地評估藥品的生產、銷售、研制等成本,充分考慮生產企業的適當利潤及醫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改進和完善藥品定價機制;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實施網上采購,鼓勵發展藥品的統一配送,提高藥品流通的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