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馬成果代表:把創新培育成一種文化
2006-03-10 10:51:0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輝 劉榮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0日電 昨天中午,到中關村商談一個科技項目的全國人大代表、黑龍雙鍋董事長馬成果,被記者硬用電話『拽』了回來。見面寒暄,這位科技創新迷三句不離本行:『加強自主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於國家、於企業都至關重要,把創新擺到重要議事日程,是抓住了最准確的發展方向。』

  『兩會結束後,德國鮑恩公司和美國丹佛CPC公司,將陸續與黑龍雙鍋簽署合作協議,這標志著我們的新型鍋爐和植物質燃料汽化產品有機會在國內外市場一展身手。』談起企業發展動向,馬成果分外樂觀。

  馬成果說:『自主創新體現在核心競爭力方面有三個特性。即:差異性、壟斷性和刺激性。不論是差異性還是壟斷性,本身都源自創新。另外,從創新的回報率來看,回報率呈馬鞍形曲線,馬鞍兩端是品牌和高科技,回報率高,但非常狹窄。馬鞍中間回報率低,但是漫長。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長主要集中在馬鞍形底部,也恰恰由於這樣,發展空間更大。』

  『創新的終級標志是形成一種文化。我國的傳統教育思想讓學生形成了單一的線性邏輯思維方式,學生學習壓力大、死記硬背,到社會只有一根筋。西方培養的是發散思維和形象思維,非常有利於創新。對創新來說,不是想創新就能創新,必須先有思維方式。就像看一個水杯,傳統思維認為是盛東西的容器。而形象思維,要研究水杯的更多用途,甚至水杯壞了以後還有什麼用途。這種思維方式非常好,容易形成創新思維。』

  不斷否定自我,不斷自我完善,是馬成果的處事理念。他認為,企業創新也要理念先行。馬成果很有感觸地說:『黑龍雙鍋位於雙鴨山,區位不優,且很難吸引新生代人纔。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怎麼辦?再按原來的慣性思維,肯定是坐以待斃。根據實際,我們提出了「人纔無限論」,只求所用,不求所有。1993年開始,陸續在清華、哈工大、西安交大、上海交大等聘請了專家,同時在美國和日本發展了3家合資合作伙伴。這使得我們將不同社會制度、不同背景文化、不同發達地區的先進技術融入和集中到一個產品中,產品在國際領先,劣勢變優勢,被動變主動。現在,企業已建立起了文化體系架構,24個價值取向之一,第一項就是思維創新。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