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0日電 春寒料峭,年已九旬的低保戶林日賢老人盤腿坐在窗前,她數著日頭算,他的好『兒子』王廣君已有兩個月沒見面了。上次見面時『兒子』說:『林媽媽,您老別擔心,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就回來照顧你了。』從此,老人天天盼著開春,盼著見『兒子』。
望著床頭上的門鈴按鈕,老人仿佛看到了廣君聽到鈴聲後,馬上笑呵呵地來到她的床前。一天,老人做了個夢,在夢中見到了多日沒見的『兒子』,醒來後,她便試著按響了門鈴。過了一會兒,有敲門聲傳來,老人急忙搗著三寸金蓮把門打開,雖然不是廣君,可也讓老人高興。敲門的是廣君的女兒王琦。老人迫不及待地問王琦:『你爸好點兒沒?』王琦把老人扶到床邊:『奶奶,我爸比在家時好多了,他讓你放心。』王琦隨後從包裡拿出兩個菜團子說:『我爸說你喜歡吃菜團子,讓我買了給您老送來。』看著『孫女』離去的背影,老人的眼眶濕潤了……她迷離的眼神再次掃過窗外的小樹,在心裡一再安慰自己:『春暖花開,廣君一定會回來。』
小小門鈴
牽出一段鄰裡真情
54歲的王廣君是哈爾濱市萬家勞教所的管教員,與林大娘非親非故。兩人的母子情緣可追溯到1994年,王廣君搬到地德裡小區420棟,與林日賢老人住對門。
對門住著,廣君發現80多歲的老兩口子女都不在身邊,買個藥、交個費什麼的都得拄著拐棍自己去。廣君在小區裡每次遇見老人,都把老人手裡的東西接過來,把老人扶上樓。細心的廣君想:白天人來人往還好辦,要是老人晚上有個三長兩短,都沒有人知道,咋辦?於是,他琢磨了很長時間,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在老人的房間安個按鈕,門鈴放在自己家,只要老人有事兒,按一下按鈕,在他床頭的門鈴一響,他便可及時過來照顧老人。他的想法向社區反映後,在撫順街道辦事處的幫助下,全市第一個『黨員求助門鈴』在王廣君家誕生了。
不久後的一天夜裡,王廣君家第一次響起了門鈴聲,廣君和愛人尹美田趕緊跑了過去。林大娘見到廣君兩口子後,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沒什麼事,我就是試試門鈴好不好使。』廣君把大娘扶到床邊說:『你放心,門鈴什麼時候都好使。』
2002年的一個深夜,林日賢的老伴兒杜大爺半夜辭世,一時不知所措的林大娘第一次按響了門鈴。廣君叫醒愛人,兩個人一邊安慰林大娘,一邊通知他們的子女,給去世的老人穿上衣服,像兒子一樣送走了杜大爺。
門鈴傳情
普通鄰居變成一家人
失去了老伴,林大娘的身體大不如從前。一次半夜上廁所,老人沒有扶穩,摔在床架子的角鐵上,頭上摔了一個大口子。於是,她掙紮到門邊,按響了門鈴。廣君兩口子趕緊跑過來,買來藥,立即給老人包紮止血。記者采訪時,老人指著立櫃上的藥瓶說,廣君給買的藥還沒用完呢!隨後,老人又指著門鈴按鈕,眼含著淚花說,這個小按鈕是我的『救命鈴』啊!
不久,林大娘又發生了一次意外,大娘夜間上廁所時睡在坐便器上,醒來時站立不穩,磕在門框上。大娘這邊的聲音驚動了廣君,廣君急忙敲門問發生了什麼事,老人掙紮著說,我起不來,打不開門。廣君在外面乾著急沒有辦法。半晌兒,老人纔費力打開房門。王廣君這一次嚇得不輕,如果老人發生危險,即使有門鈴叫醒也無法進屋,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看著恢復過來的林大娘,廣君動情地說:『咱們已經不是普通的鄰居了,我該叫你一聲老媽媽!』老媽媽明白廣君的情意,她抖著手從衣袋裡拿出自家的門鑰匙說:『我早就想把鑰匙給你一把,又怕給你添麻煩。』廣君接過鑰匙:『林媽媽,哪有什麼麻煩,就把我當你的兒子吧,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情緣難捨
王廣君打消換房念頭
王廣君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下班,都到對門的林媽媽家轉轉。愛人尹美田估摸廣君要到家了,也把自家房門打開,推開門就是一家人的感覺。廣君到林媽媽屋裡,看看老人吃沒吃飯,煤氣關沒關好,窗戶通沒通風,然後纔回自己家。林大娘也習慣了每天下班看到廣君,哪一天廣君沒有按時下班,老人會打開房門,等上一陣。
杜大爺去世後,孤單的林大娘更成了廣君的牽掛。平時家裡做什麼好吃的,都不忘給林大娘送過去一碗。林大娘不吃肉,家裡做肉菜的時候單給老人燉一條魚。老人也像媽媽一樣惦記廣君,去年,社區給老人送來肉餡餃子,老人吃素,當時對社區工作人員說,正好我給廣君送去。
王廣君家並不富裕,三口人住的房子僅有一室半,女兒大學都畢業了,連個獨立學習的地方都沒有。2004年,親屬們幫忙,想讓廣君換個大一點的房子。廣君也想改善一下家居環境,連著兩天在外面看房。晚上,他到對門看望林媽媽,發現老人有些發蔫,過幾天,老人竟病倒了。廣君經打聽纔得知,原來老人捨不得離開廣君一家,又沒法跟他們說,是自己郁悶出病的。廣君被深深地刺痛了,老人捨不得離開自己,是因為老人需要自己。他默默地還回了從親屬那兒拿來的借款,再也不提買房子的事了。
病中牽掛
讓女兒接替照顧奶奶
去年9月,王廣君被確診為肺癌骨轉移,為不影響正在考研的女兒,他沒有跟任何人說出自己的病情。廣君在家裡喝湯藥,身體孱弱,無法到林大娘的屋裡看她,老人家幾次敲開廣君的房門,要看看廣君。因怕老人知道廣君病情影響身體,廣君愛人沒有讓她和廣君見面,騙她說廣君出差了。然而老人不糊涂,廣君一個多月沒露面,對門總是飄出湯藥味兒,她追問尹美田,廣君是不是病了?看實在瞞不過去,廣君只好給老人寫了個字條:林媽媽,我確實病了,暫時不能照顧你了,你出去時自己要加小心,盡量少出去。老人心裡酸酸的,特別不是滋味兒,她隔著門逢對廣君說:兒啊,你不要管我,我自己上心了,我不出去了。
去年11月份,因松花江水污染造成全市大停水。病床上的王廣君想到對門的林媽媽,她90歲的年紀怎麼弄水呢?他打發女兒,把自己家僅有的一桶水給林媽媽送了過去。到醫院住院的頭天晚上,廣君叫過妻子和女兒說:我的病可能好不了了,但是林媽媽的事一定要管下去。他特別對女兒王琦說,照顧林奶奶的事兒今後就靠你了,你一定要把這件事接下去。
好人王廣君
讓整個社區居民感動
社區乾部王愛武至今還記得,連續兩年的社區黨員義務巡邏隊,出勤最多的都是王廣君。每天下班後,王廣君都是第一個到社區報到的黨員。巡邏是件苦差事,嗆風冷氣地走街串巷,摸黑查看各種隱患,年輕人都凍得受不了,廣君卻說,我是軍人體格,沒有問題。
病床上,他從看望他的社區乾部口裡得知,低保戶張某住院做了手術,雙胞胎女兒學費又成了問題。他馬上打發女兒給張某送去10斤雞蛋,還叮囑社區乾部,號召黨員多幫幫這個家庭,好讓張某的丈夫在監獄裡安心接受改造。
8日,記者在醫院采訪了王廣君,已被病魔折磨的不成樣子的他說:『其實我沒有想那麼多。我想共產黨員至少應該有愛人之心,有和諧之願。每個人都能有一份愛心,每個社區都能夠和諧,整個社會不就更加和諧了嗎!
好人王廣君,溫暖了一個孤獨老人的晚年,感染了整個社區,也讓社會上所有熟悉他的人為此感動。他像一條清澈的山泉,讓所有人感到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