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4日電(趙曉紅 記者杜筱)記者在14日召開的紀念『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新聞通報會上了解到,2005年黑龍江省各級消費者協會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3320件,解決22077件,解決率達95.7%。會上,黑龍江省消費者協會公布了2005年消費投訴十大熱點。
熱點一:安全方面的投訴
全年安全方面的投訴為769件,點全年總投訴的3.3%。
主要問題:一是商品質量問題,如高壓鍋、啤酒瓶等在消費中爆裂致人傷殘;二是服務行業違規操作,如火鍋店排風不暢導致消費者一氧化碳中毒、公交車野蠻駕駛撞傷乘客等;三是消費環境不安全,部分營業場所娛樂設施存在缺陷有安全隱患、消費者在旅館餐飲等場所接受服務時貴重物品被丟失等。
熱點二:種子、農藥、化肥、苗木的投訴
全年種子、農藥、化肥、苗木的投訴為303件,佔農用生產資料的63.3%。其中質量問題最多,佔投訴性質的73%。
主要問題:一是劣質種子、農藥、化肥、飲料大量存在,造成大面積減產,農民反映強烈;二是產品使用說明書不規范,影響正常使用,甚至引發意外事故;三是銷售渠道問題多,存在無證經營、更換包裝、假冒名牌等問題;四是發布虛假致富信息及購銷合同誘騙農民血汗錢。
熱點三:農機具的投訴
春耕秋收兩季農村消費者對農機具的投訴比較集中,全年農機具的投訴為139件,佔農用生產資料的30.6%。
主要問題:一是農用車質量不過關,常出現發動機啟動困難、轉向失靈、油箱漏油等問題;二是維修網點少,售後服務不及時,貽誤農時;三是零配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現象嚴重;四是說明書難懂,經農民正確使用農機具造成障礙。
熱點四:家用轎車的投訴
全年家用轎車的為86件,佔家用機械類的73%。
主要問題:一是內在質量差,發動機、變速箱等主要部件在三包期內出現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二是售後服務質量差,消費者應該享有的免費修理、更換、退貨等權利得不到保障;三是『汽車三包規定』沒正式出臺,給消費者維權和消協的調解工作帶來極大困難;四是鑒定難、費用高;五是折舊費高,消費者很難接受。
熱點五:食品投訴
全年食品類投訴為1142件,佔百貨類的14.1%。
主要問題:一是食品質量差,其中摻雜使假、偷工減料現象嚴重;二是『三無』食品大量存在;三是不法經營者唯利是圖,更換過期食品標簽後繼續出售;四是食品生產者缺乏衛生管理意識,消毒不嚴,生產環境差;五是垃圾食品充斥市場;六是有毒加工時有發生,出現毒大米、福爾馬林海鮮、催熟水果等。
熱點六:移動電話的投訴
全年共受理手機投訴4034件,佔通訊類的62%。
主要問題:一是手機質量問題多,通話質量差、電池充電後待機時間短、外殼裂損等;二是水貨、組裝機、翻新機充斥市場;三是虛假宣傳;四是售後服務不到位,亂收費、小毛病修成大毛病、損害消費者知情權等問題嚴重;五是規避法定義務,損害消費者利益;六是故障責任難以判定,難消費者增加了負擔和不便。
熱點七:藥品醫患的投訴
全年受理藥品投訴為349件,佔食品類的20.5%。
主要問題:一是醫院竭力推薦新藥、貴藥、特效藥、進口藥,極大地加重了消費者的負擔;二是對中藥的副作用存在誤解,認為中藥無副作用;三是消費者濫用、亂服抗生素、抗感染、減肥、排毒或滋補類藥物,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四是盲目輕信廣告,耽誤病情。
熱點八:裝飾材料的投訴
全年裝飾材料的投訴為350件,佔房屋及半個建材類的29.7%。
主要問題:一是裝飾材料質量差,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二是半個材料市場不規范,管理混亂,欺詐和短斤少兩現象嚴重;三是信譽卡不規范甚至不給開具信譽卡,出現問題後以種種理由推卸責任;四是誇大宣傳,虛假承諾,服務態度惡劣。
熱點九:美容的投訴
全年美容、美發業的投訴為443件,佔服務總類的23.6%。
主要問題:一是美容院不規范,無衛生行政部門批准,無行醫執照,無證上崗;二是非法出售『三無』化妝品,拿人臉做『試驗田』;三是衛生條件差,交叉感染經常發生;四是安全無保障,在美容院接受服務時丟失貴重物品的現象經常發生;五是虛假承諾,誘人上鉤。
熱點十:洗染業的投訴
全年洗染業的投訴為424件,佔服務類的22.8%。
主要問題:一是洗衣店不規范,水洗慌稱乾洗、多件衣物混洗導致染色、使用劣質洗滌劑等現象嚴重;二是洗衣店的工作人員沒有受過專業培訓,不懂執照洗滌標識的要求操作;三是接受衣物時不認真檢查,不詳細填寫信譽卡,出現問題責任難以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