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綏化明水縣狠抓『五項服務』促勞務經濟健康發展
2006-03-23 13:30: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3日電(記者 高長利) 隨著勞務經濟的快速發展,明水縣針對大量黨員外出務工的實際,審時度勢成立了明水縣勞動力轉移黨委,並依托外埠勞動力轉移基地建立了勞動力轉移黨支部,加強了對流動黨員和務工人員的管理教育。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各級勞動力轉移黨組織始終把強化服務作為有效載體,通過紮實有效的服務,促進了勞務經濟的健康發展。

  在用工信息上做好服務。為了解決轉移勞動力信息不暢問題,明水縣各級勞動力轉移黨組織充分發揮互聯網、勞務中介組織的作用,與全國各大勞務市場建立密切聯系,隨時為供求雙方提供可靠的勞務用工信息。一方面,各級勞動力轉移黨組織都指定了一名信息員,負責收集用工信息並及時向勞動力轉移黨委反饋。另一方面,勞動力轉移黨委把篩選後的用工信息,通過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或召開信息發布會、下發信息簡報等形式及時發布。年初以來,各級勞動力轉移黨組織共發布有價值的用工信息512條,轉移剩餘勞動力1774人。

  在有序輸出上做好服務。縣鄉村三級勞動力轉移黨組織在勞務輸出前合理組織,按照各地勞務市場的用工信息和用工合同,結合用工方對工人的技術要求,積極組織適合的勞動力向外轉移,變過去的『自由式輸出』為『有組織輸出』。同時,在輸入地調控指導,外埠勞動力轉移黨組織接到轉移來的剩餘勞動力後,根據各用工單位對人員數量、工種和技能需求,再對人員進行合理調配。另外,對於自行輸出尚未找到合適崗位的務工人員,黨組織也根據用工單位需求和本人的技能,進行適當的安排。目前,全縣成建制輸出勞動力12637人次。僅向俄羅斯、韓國等地的勞務基地就輸出剩餘勞動力267人。

  在提昇勞動技能上做好服務。為切實提高剩餘勞動力的業務技能,各級勞動力轉移黨組織采取多種有效形式進行勞動技能培訓。一是常規性培訓。勞動力轉移黨委通過常年開設容美發、家政服務、汽車修理、電工、電焊等培訓班,免費培訓剩餘勞動力。僅2月份,培訓班中就有24名學習電工、電焊的學員被轉移到大慶物業公司。二是按需培訓,各勞動力轉移黨組織有針對性地對勞動力轉移人員進行技能培訓。3月份,根據大連一鞋廠的用工需求,勞動力轉移黨委聘請該鞋廠的技術員開設了1期制鞋技術培訓班,一次性培訓並輸出人員26人。三是外埠培訓。各外埠勞動力轉移黨支部依托當地教育培訓資源,適時開辦各種技能提高班。繁榮鄉駐滿洲裡運輸黨支部根據赴俄羅斯從事駕駛工作的標准要求,對駕駛員進行了在職提高培訓,還聘請俄方資深駕駛員講解了俄方交通規則和駕駛技能,使34名駕駛員全部被俄方錄用。四是聯合辦學。從去年開始,勞動力轉移黨委與青島海龍職業技術培訓基地聯合開辦了高技能培訓班。目前,已經培訓三個工種技術工人123人。截至目前,全縣已有20072人次接受了各種方式的技能培訓,直接增加收入近800萬元。

  在解決後顧之懮上做好服務。為切實解決勞動力轉移人員家庭的生產生活困難,明水縣各鄉鎮都成立了勞動力轉移服務公司。公司通過有償服務、成本性服務和無償服務等形式解決勞動力轉移家庭的後顧之懮。永興鎮專門成立了黑土勞務服務公司,目前,已承接經營土地270畝,賒銷種子、化肥37噸,並免費送貨上門。另外,外埠勞動力轉移黨支部也根據不同情況,積極為勞動力轉移人員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在滿洲裡打工的繁榮鄉農民付春祥病重急需醫療費時,繁榮鄉駐滿洲裡第一黨支部書記於佔江積極籌措了10000元現金墊付了手術費,又組織發動明水籍務工人員捐款3000多元,解了燃眉之急。目前,全縣共建立勞動力轉移服務公司37家,服務勞動力轉移家庭近6000戶。

  在維護合法權益上做好服務。為進一步維護勞動力轉移人員的合法權益,勞動力轉移黨組織通過與當地勞動部門溝通、與用工單位協調、規范勞動合同、開通法律援助熱線、設立黨支部書記信箱等方式,積極開展維權活動。光榮鄉赴大興安嶺務工的40名農民,臨近春節時還沒有拿到工資,勞動力轉移黨委通過與當地相關部門積極協調,依據合同規定,成功追回了13萬多元的工資。目前,各級勞動力轉移黨組織共調解勞資糾紛120多起,為轉移勞動力挽回經濟損失近千萬元。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