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7日電 帽兒山,山清水秀。每年夏天,20多萬市民來到這裡休閑度假。帽兒山鎮旅游業發展迅速,但同時也存在著缺少規劃、管理不善等諸多問題。
漂流權重復發包
一個女兒許兩家
阿什河發源於帽兒山地區。上世紀50年代,東北林業大學在這裡建立試驗林場。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阿什河提供了豐富水源。
2002年,帽兒山鎮通過招商引資,與哈爾濱一投資者簽訂『阿什河源頭漂流開發項目』。經過兩年努力,『阿什河源頭第一漂』成為哈市頗有名氣的旅游項目,為當地帶來大量游客,並安排近百人就業。
2005年,東北林業大學帽兒山實驗林場也將『阿什河漂流項目』對外發包,其中部分河段與鎮政府發包河段重疊。從而引發了『河道所有權』爭議。
帽兒山鎮政府認為,根據『水法』及省、市河道管理條例,政府有權對外發包『漂流』項目。
實驗林場則認為,根據『森林法』及林業部相關法規,他們對林場境內水域有經營管理權。
『一個姑娘許給兩家』,兩個承包人因此發生爭執,甚至可能演變成惡性案件。
統一規劃難執行
山上建起瞭望塔
據尚志有關方面介紹,帽兒山地區已被規劃為省級生態旅游度假區,景區裡的開發建設應該有章可循。
而實驗林場於2004年在帽兒山頂建設的防火瞭望塔,引起強烈爭議。
當地村民說,瞭望塔破壞了帽兒山的『風水』,看著像根釘子釘在腦袋上。
一個常在景區寫生的畫家說,帽兒山的自然景觀是千百萬年形成的,怎麼能輕而易舉地破壞呢?
實驗林場負責人解釋說,建瞭望塔是經過有關部門批准的,目的是加強防火工作。他們認為,保護森林資源,沒有比防火更重要的事兒。
游客安全欠保障
意外事故誰負責
帽兒山海拔805米,山峰陡峭、林木茂盛,登帽兒山是許多游人的必選項目。
但由於是『自選』項目,整個登山過程沒有導游組織,登山路線沒有明顯標記,更沒人提示注意事項。
2004年秋,一名少年在下山途中,由於缺少保護措施被一根木棍戳穿頸部,不治身亡。
2005年10月,兩名缺少經驗的游客雪後上山,因山坡結冰而被困在主峰。後經當地公安乾警、工廠職工及村民等近百人的大營救,游客終於在晚上10點多脫險。
據實驗林場反映,帽兒山森林公園是全省唯一不收門票的景區,大量游人無序登山,使山坡植被破壞嚴重,大量樹木受損。尤其在防火期,游人隨意上山,給實驗林場防火工作帶來很大壓力。
鄉村游的資源極其寶貴,應該實行合理有序的保護性開發,只顧利益不顧規范勢必造成無序競爭,而缺少安全保障勢必影響黃金旅游線路的發展。這些問題,應該由有關部門統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