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傾心育青松——記密山市太平鄉青松村黨支部書記畢明珠
2006-03-28 14:24:14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8日電(記者 高長利)密山市太平鄉青松村,人口2367人,616戶。1995年,這裡水土流失嚴重,人窮地薄,村容村貌髒亂差,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是有名的貧困村。就是在這一年,畢明珠接手青松村村支書。在畢明珠這個好帶頭人的引領下,十年後的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4200元。

  上任伊始,畢明珠提出發展優質綠色水稻。他從八一農大請來專家,成立綠色種植協會,建起綠色水稻基地,全村60%的農戶掌握了綠色種植技術,千畝良田全部種上了優質稻種。僅綠色水稻一項,青松村每年就可獲利100多萬元。

  青松村地處方虎公路沿線,交通便利。1999年,畢明珠引導村民發展棚室經濟,建起西紅柿和各種苗木棚室面積1000多平方米,種植西香瓜200多畝,烤煙800多畝。棚室作物的收入是大田作物的5倍。

  2002年,畢明珠倡導發展林果業,栽種各種果樹770畝,建果園36個。果農戶均收入達2萬元左右。

  2003年,青松村開始注重發展養殖業,畢明珠廣泛宣傳,帶頭飼養,為農戶四處協調貸款,提供技術。如今,山綿羊、奶牛、肉牛、生豬、大鵝、肉鴿、鵪鶉、蛋雞、肉雞、魚等養殖業都已經發展起來,養殖面超過75%以上,村民人均可增收1000多元。

  為從根本上解決村民賣糧難、剩餘勞動力就業難、農用車找活難、村民增收難問題,在畢明珠的倡導下,青松村成立了青海貿易貨棧聯合體,搞農副產品收購銷售,通過電腦建立了銷售網絡,專業市場已發展到成都、昆明、上海等南方各大城市。聯合體年可上繳利稅30多萬元,全村年均增收100多萬元。在聯合體工作的農民平均每人每年收入達到15000元,30多戶貧困戶因參加聯合體而脫貧致富,200多臺大小車輛圍繞聯合體搞運輸,全村年均增加收入350多萬元。

  十年間,畢明珠帶領全村人腳踏實地辛勤耕耘,青松村發生了巨變。水下養魚蝦、水上養鵝鴨、遍地是牛羊、滿山藥果雜,青松村初步形成立體農業發展格局。今天,當你走進青松村,整齊劃一的標准化小康住宅依次排開,屋內窗明幾淨,用具擺放整齊,廚房乾淨衛生,屋外白色木柵欄下,鮮花盛開,村莊道路整潔寬敞,處處展現出新農村的嶄新風貌。

  畢明珠有著敏銳的長遠發展目光,他把農村致富的首要任務定位在發展教育,科技致富上。村裡每年拿出10多萬元改善村小學教學條件;春節、教師節村裡都要慰問教師。建設新農村要培養新型農民,為此,他在村裡辦起了農民科普學習班,定期請技術員和技術能手傳授種植知識和操作經驗,並由集體出資選送62人參加農業廣播學校學習。村裡還相繼建起了文化室、圖書室、綜合活動室,春節、農閑時節,室內、室外都能開展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

  在畢明珠的帶領下,青松村取得可喜的成績,村黨支部多次被評為『五好』黨支部,紅旗黨支部、先進黨支部,並被省委授予農村『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先進集體。畢明珠也被評為省勞動模范、優秀黨支部書記等稱號。2005年,他被評為雞西市優秀公僕。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