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8日電 富錦市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個主題,從打造『三個群體』入手,解決農村經濟發展緩慢的問題,為農民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富錦市委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首先從打造致富標杆戶群體入手,充分發掘、宣傳和推廣全市的科技示范戶、畜牧養殖大戶和特色種植戶的成功經驗,並根據每個村的特點,為他們協調和提供資金、技術及信息的支持,鼓勵引導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小型農產品加工業、畜牧業,從而形成『大戶帶小戶,共同謀致富』的致富群體。目前,全市已形成特色農業致富群體131個,畜牧養殖致富群體112個,農產品加工致富群體325個。
他們通過『四培養工程』,打造經濟帶頭群體,不斷發掘和培養農民致富帶頭人,大力開展『領、學、趕、超』活動,讓有能力的黨員率先發展致富項目,領群眾看,讓群眾學,帶群眾富,引導廣大農民轉變落後的生產模式,總結和推廣農民致富能手的成功經驗,發展特色農業和農業高附加值經濟。目前,全市培養『致富帶頭人』1117名,新增致富項目56個,建立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32個,極大地鼓舞了農民致富的信心。
為了更好地開發農村市場,大力發展經濟,他們努力打造市場經紀人隊伍,對全市農村經紀人隊伍進行了調查摸底,然後分門別類建立了檔案,並組織他們到外地學習先進經驗,提高實際工作水平,以便更好地為農民服務。同時還組織相關部門加強對這支隊伍的管理,規范他們的行為。目前,全市已培訓經紀人346名,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