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狐貉養殖業成為肇源百姓的『黃金產業』
2006-03-29 19:16:56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東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9日電(張東 記者高長利) 日前,走進肇源縣古龍鎮古龍村,最惹人注目的是家家戶戶院子中一排排的狐貉籠子。村民朱慧敏談到狐貉養殖的收入,他一臉興奮:『去年賣仔貉、賣皮張一共進賬45000元,今年價格眼瞅著漲,收入肯定錯不了』。據了解,僅古龍村就有200多戶搞起狐貉養殖,養殖量達1800只,戶均收入3500元。

  肇源縣境內有松花江、嫩江流過,大小泡澤星羅棋布,勝產魚蝦。小魚小蝦是狐貉最喜愛的食物,發展狐貉養殖得天獨厚。肇源縣養殖狐貉已有20多個年頭,曾有過輝煌,一只狐貉相當於一頭耕牛價格,一大批人因養狐貉致富。也曾有過低谷,狐貉沒人要,養殖戶個個賠得底兒朝天,逐放的狐貉到處竄兒。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狐貉養殖的市場空間不斷擴大,肇源縣結合本地實際,審時度勢,把狐貉養殖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一個產業鏈條來抓,提出了『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思路,對有困難的農戶,在資金、技術、防疫上大力扶持,群眾狐貉養殖熱情空前高漲,還出現了養殖專業村、屯和養殖大戶。古龍鎮農民孫德,不斷擴大自己的養殖規模,每年都到外地學習狐貉養殖技術,還在家自己建起狐貉實驗室、配種室,買了顯微鏡,搞起一體化養殖,每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2005年,全縣狐貉出欄40萬只,收入達1億元。目前,全縣狐貉存欄10萬只,年出欄100只以上的大戶達1140戶。

  為使狐貉養殖產業化發展,肇源縣在義順鄉建起了皮革城,招來了年加工200萬張狐貉皮的企業,養殖戶在家就賣皮張,一點不用愁銷路,而且減少了中間環節,利益得到保障。

  如今在肇源縣,狐貉養殖前景『亮堂』了,農戶笑逐顏開,搭棚捨、焊籠箱,抓蘭狐、購貉子,勁頭十足,狐貉產業正成為給百姓帶來滾滾財源的『黃金產業』。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