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1日電 今年年初,黑龍江知青紀念館籌建工程的項目獲得黑河市發改委的批准,館址已在愛輝鎮選址,至此,中國第一家知青紀念館的籌建准備工作在黑河全面啟動。
劉樹新,黑河市黑龍江知青館籌建工作的總指揮。他告訴記者,坐落在中俄邊境地區的黑河市,曾經接納過近萬名全國各地的知青。他們與當地的農場職工、農民一道參加黑龍江生產建設。可以說,黑龍江知青在全國知青中比重大,人數多,分布廣,貢獻大,這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這裡還產生過金訓華、陳健等知青英雄,也出過聶衛平、肖復興、梁曉聲等知青名人,因此在黑河建知青館有其一定的代表性。
在采訪中,劉樹新告訴記者,黑河市委市政府籌建知青館的初衷,就是不讓人們忘記知青歷史。把這段歷史用文博語言展示給觀眾,留給後人。
那麼如何建知青館?建一個什麼樣的知青館?據介紹,規劃中的紀念館一定要體現知青語言,力求比較全面地表現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全過程,突出知青在北大荒的奉獻精神及巨大貢獻,突出典型事件、典型人物,表現兵團為主,兼顧林場和插隊知青。
資料收集大綱和建館大綱是第一重要的,為此,籌建者們幾次跑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遍訪當年在黑龍江下鄉的老知青,與當年老知青座談。
有一個故事讓劉樹新感動得哭了。有一次到上海,晚上在賓館看電視,有一個節目叫《感動上海》,表現的是五大連池市姑娘王亞文為當年上海知青的一吻,她竟等了18年。就從那天,他發誓,一定把知青館建設在黑河這片土地上。在整個資料收集過程中,所訪問到的知青或出錢、或出物。他們說,建知青館是為他們的記憶尋回一個歸宿,為他們的知青歲月留下一段回憶。
據介紹,黑龍江知青紀念館的建築設計將博采眾家之長。劉樹新向記者描繪了知青紀念館的藍圖:展館內將設一處能反映當年知青生產、生活的博物園,園內復建知青典型住宅,並附設知青食堂,收藏知青生產、生活用具及有關知青文物,使觀者步入其中時能夠感受一下當年知青的感覺。紀念館將收集、珍藏反映知青電影、電視劇、小說和其他有關知青的文藝作品、回憶錄和研究文章,以及當年在知青中廣為流傳的手抄本、歌曲、詩歌和故事。
紀念館還要建立多功能影視廳,播放有關知青的老電影、紀錄片,出版有關知青的紀念圖書、畫冊和光盤並對外出售。還要建知青公園,建知青碑林,知青雕塑,知青紀念牆,知青紀念塔,讓那些為黑龍江做過貢獻的知青們在這裡青史留名。
目前,知青紀念館籌建工程的項目已獲得黑河市發改委的批准,資料收集大綱已經完成初稿。紀念館佔地總面積90000平方米,工程總投資3790萬,由地方自籌和股份制相結合,工程建設為期三年。劉樹新說,現在的工作是做好資料收集大綱的整理和修改工作。之後,還將在全國知青網站、報紙等媒體廣泛征集資料和文物。黑龍江知青館力爭在今年8月1日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