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1日電30日上午,在對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了實地踏訪之後,哈爾濱市規劃建築方面的專家學者、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匯聚一堂,在哈爾濱市城市規劃展館,為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的規劃建設再次建言獻策。
保存特色風格周邊不建高樓
針對該街區的整體規劃設計,哈市政協委員杜成城說,在對該街區的復興規劃建設中,一定要保證其原有的建築風格、原有的特色風貌。為了保持其風格上的原汁原味,就一定要避免在該街區的周邊建高層建築。
市政協的章同也提出,在該街區,木結構的住宅特色非常明顯,這些木結構的住宅其實是俄羅斯18世紀以來建築風格的融合體現,是哈爾濱建築藝術的整體性和獨特性的整體體現,所以應當對其進行充分的保留和復興。
老建築是主角建設有可逆性
根據規劃,該街區區域內擬拆除建築4.3萬平方米,規劃新建和改建歷史建築6.9萬平方米。
對此,哈工大建築學院教授劉松茯指出,該街區的復興應當以老建築為主角,充分體現老建築的風貌,而不應當被邊緣化。他建議將規劃的四片街區中拿出一片,按老圖上的樣子恢復原來居住的程度。
對於如此大的復興工程,劉松茯建議:『如果全面復興的條件不充分,可以先做其中的一部分或一大部分,不必要全部都做完,可以留一部分給後人去做。因此,在老街區老建築裡做新的東西,就應當具有可逆性。也就是說,如果後人覺得我們做得不好,還有重新做的餘地。』
再現榆樹特色利用保護建築
據介紹,該街區還是榆樹的重要展示區。在哈爾濱具有百年歷史的榆樹寥寥無幾,但在該街區內現有百年榆樹100多棵。
對此,章同說,從歷史上看,榆樹是哈爾濱的市樹,是哈爾濱的一個特點。歷史上,哈爾濱是一個園林城市。因此,在該街區的規劃建設上,應當把榆樹這一特色充分展現出來,使之成為哈爾濱的一道特色景觀。
另外,針對該街區裡的2棟保護建築(一棟原為中東鐵路副局長官邸,另一棟原為中東鐵路職工住宅),哈爾濱工程大學副院長郎濟纔建議,保護建築應當保用結合,可以進行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