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1日電 新學期開學,中小學生又進入到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記者近日在哈市部分高中一年級學生中采訪了解到,高中課堂容量大、課程難度大、知識覆蓋面廣、自習多且需要自主學習等新特點,讓一些原本習慣於初中時老師細致安排、不斷叮嚀的學生感到茫然。不會自主學習,成為部分高一學生的心病。
小輝在哈市某重點中學讀高中一年級,他告訴記者,雖然上高中已經一個學期了,但他還是不適應高中的學習方式,尤其令他苦惱的是每天兩三節課的晚自習,經常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小輝說:『習慣了初中時老師利用晚自習時間滿堂灌的講課方式,所以現在突然需要自己安排自習的學習計劃和內容,一下子很不習慣。而且離開了老師的引領,自習課也不知道該學些什麼。有時困了我就睡覺,或者趁老師不在和同學小聲聊一會。』
『上高中後,自習課上可供自己學習的時間增多了,一下子還學不進去了。而且我自己學習的情況不太想讓其他同學看到,所以每天自習時間的利用率都不高。有時看看雜志、報紙或者課外書,有時還會發會兒呆。』同樣在高中一年級讀書的芳芳無奈地向記者訴苦。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在高一學生中,這種在自習時間不會自主學習的情況還不少。對此,哈市第一中學高一·三班班主任陳雙老師說,其實學會自己學習,對於剛步入高中學習生活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如果學生在高中學習的起步階段能走好,利用好自習時間有效地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將會給學生的高中學習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習時間的學習內容究竟應該怎樣來安排?陳老師建議,學生應該做好計劃,抓緊復習、預習兩個重要內容安排。例如,自習開始的第一件事是復習各科當天所講的學習內容,明確老師的課後要求,然後根據自身特點,將學習時間分成若乾時段,再按計劃學習。學生可以在復習的基礎上完成作業,明確知識與作業的關聯,知道哪些是基礎練習、哪些是綜合練習,然後依據習題的特點完成作業,從而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並且從中發現問題,第二天向同學和老師請教。學生在上自習課時,還可以預習第二天老師要講的內容,需要查找工具書的應提前查好,不理解地要做好標記。此外,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安排課外閱讀、重點補習落後學科、進行研究性學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