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5日電 日前,很多人的電子信箱中,收到了名為《百家名企內部資料庫》的E-mail,在該E-mail中,發件人為了推銷該資料庫,稱此為『中國企業100強內部資料,職業經理人的必備寶典。』近日,記者與E-mail提供目錄中的一些企業取得聯系,得知這些企業確實有目錄中提到的資料,但卻不知道這些內部保密資料是怎麼泄露出去的。記者聯系發件人,發件人表示,這些資料都是各個企業的內部人提供的,肯定是『真貨』。
發郵件賣保密資料
王先生是哈爾濱市一家IT公司的中層乾部,他收到了這封E-mail,並買了一套資料庫。在他的電子信箱中,記者看到了這封E-mail。在E-mail中,發件人稱該資料庫包括『1200份文件500份目錄,歷時三年精心搜集整理制作』,是『職業晉身的有效階梯』。
記者在E-mail中看到,500份目錄中的文件都來源於國內外知名度很高的企業,如IBM、微軟、惠普、惠爾浦、愛普生、東芝、沃爾瑪、家樂福、寶潔、聯合利華、麥當勞、KFC及華為、海爾、聯想、中興、清華同方、中國電信、聯通、網通、移動、郵政、國美、華聯、青啤、康師傅、蒙牛、伊利等80餘家知名企業。
發件人出售的資料涉及面很廣。如企業的項目經理培訓、分銷商一體化經營系統運作手冊、戰略規劃報告、財務系列制度、品牌戰略和營銷組織架構、大型促銷活動策劃方案、輔導管理銷售技巧、行政人事制度、采購和資財管理、重要客戶運作系統、員工手冊、企業文化、演示培訓、店長工作手冊、崗位操作指南、管理制度、績效考核體系、薪資制度、大區經理管理手冊、店鋪管理手冊、營銷傳播手冊、促銷方案等,其內容遍及企業的管理、品牌、人事、營銷等所有工作。
擁有這些資料,差不多真的像發件人在E-mail中所標榜的那樣———『這套資料讓我在業務道路上至少縮短了三年摸索時間』、『拜讀了別人的市場戰略,對我新季度的規劃有極大啟發』。對此,王先生也有同感,他說這套資料真的非常管用,經理讓他起草一些方案時,他通過借鑒資料庫,輕而易舉地完成並得到了經理的贊賞。
資料來源於『內盜』
記者通過電話聯系到了發件人,詢問這些資料的來源和真實性。發件人自稱姓李,他說,所有資料均為業界同仁提供,保證真實,如果記者有意買的話,可先從目錄中任選兩份參考及驗證,並可先付貨後付款。詢問中,記者了解到該資料庫定價500元,可打六折購買。
隨後,記者按照目錄,聯系到了其中一家企業駐黑龍江辦事機構的有關負責人。這位負責人說,該企業的確有目錄中提到的『戰略運營規劃』和『生產管理』等內容,但這些資料都是保密的,公司只有小部分人了解,他不知道該資料是怎麼泄露出去的。如果真的被泄露了,那肯定是內部人乾的。另一家公司駐黑龍江銷售機構的有關人士說,該企業有目錄中提到的『營銷戰略報告』和『激勵方案』,但不知道是否是最近一期的,因為每年或每次重大活動的相關資料都是不同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過時的,在公司內部也屬保密資料。
對於此種通過網絡販賣企業內部資料的行為,哈市正通律師事務所主任董寶印認為,這些保密的企業內部資料都屬於商業機密,以營利為目的銷售這些商業機密,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未經權利人(企業)同意,盜竊、披露和使用該商業機密的,均視為侵犯商業秘密,已構成違法。根據相關法律,侵犯商業秘密的,將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如果由此給權利人(企業)造成嚴重後果,要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