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5日電(記者 高長利) 送金送銀不如送致富信息,幫錢幫物不如幫技術、服務。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勃利縣從服務群眾出發,組織廣大農民黨員成立農村黨員服務隊,為農民送致富信息,傳致富技術,解生產難題,成了農民致富路上的主心骨和貼心人。
養殖服務隊:為農家六畜興旺
長興鄉馬安村是養豬專業村,全村370戶,90%的農戶從事養豬。『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對於養殖來說,疫病是最大的威脅。為了解除村養豬戶的後顧之懮,村黨員養殖技術服務隊隊長於俊波整天背著防疫箱忙活。26歲的李春喜是村裡數一數二的養豬大戶,去年,由於疫病防治沒跟上,8窩豬崽全扔,白白損失了2萬多元,心痛得他直跺腳。今年,於俊波主動來幫他做好了春季防疫工作。李春喜信心十足地說,『有村黨員養殖技術服務隊的支持,我家今年能出欄三茬豬,收入10萬元不成問題。』目前,全縣共組建各種黨員養殖服務隊97個,從疫病防治入手,服務隊為養殖業上了一道『保險』。
種植服務隊:領農民土裡『刨』金
為了讓農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得到更大的效益,全縣由黨員種植能手組成了80個種植技術服務隊,幫助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推廣農業實用新技術,選擇適用的優良種植品種,帶領農民在土裡『刨』金。
吉興鄉興耕村是地處全縣西部的偏遠村屯,村黨支部確定了經濟作物富民的發展思路,選定了烤煙、甜菜和萬壽菊為全村重點種植品種。在村黨支部實施發展思路中,村黨員服務隊派上了大用場。甜菜種植是興耕村今年大力推廣的又一經濟作物。過去,興耕村不少農民都種植甜菜,可由於連續幾年收購款不兌現導致了傷農,甜菜種植在全村幾乎絕跡。今年,村黨支部重新與牡丹江糖廠簽訂現金收購合同。為了打消農民的疑慮,降低種植風險,村黨支部號召村黨員乾部帶頭簽訂種植合同,還組建了以精通甜菜種植技術的黨員范德江為骨乾的甜菜種植技術服務隊,深入農戶家中講解種植技術,讓農民們又恢復了種植積極性。今年,全村的甜菜種植面積將達到700畝。
信息服務隊:送農民信息快車
多年來,信息閉塞是農民增收致富中解不開的『疙瘩』。針對癥結,今年以來,勃利縣積極組建黨員政策信息服務隊,及時為農民傳遞致富信息,共為農民提供種植項目及各種致富信息800多條,向農民宣傳政策法規81場次,印發各類宣傳單15000多份,讓農民增收致富地道路上有了『千裡眼』和『順風耳』。
勃利鎮東崗村農民楊恩福就是在村裡的信息中心得到鵪鶉蛋銷售走俏的信息後,大膽投資1萬元引進了5200只『中國白羽』優質鵪鶉品種開始養殖,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收回全部成本。眼看著紅火的鵪鶉養殖,楊恩福夫婦倆准備再引進1萬只鵪鶉,把鵪鶉養殖迅速做大,讓小鵪鶉生出更多的『金蛋蛋』。
文化服務隊:給農村精彩文化
今年元宵佳節,杏樹鄉興隆村熱鬧非凡,村裡不僅組織村秧歌隊和文藝隊的演出,還請來了縣文化館劇團獻藝,引得四鄰八村的村民前來觀看。在村文化服務隊的帶領下,興隆村的豐富的文化生活已經成了農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黨員文化服務隊還不斷豐富表演形式,在扭秧歌的基礎上增加了文藝演出,自編自導自演小短劇等節目,用身邊的人和說身邊的事,倡導文明新風,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讓農民的農閑時間變得充實,前些年曾一度泛濫的聚眾賭博在村裡徹底消失了。如今,全縣農村的黨員文化服務隊活躍在各個村屯,以創建文明村、文明戶和豐富農民文化生活為目標開展的文化活動,已經成鄉村裡一道獨特的風景。備耕服務隊:為農戶排懮解難
春耕在即,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讓農民美得合不攏嘴,可也有的農戶被春耕資金不足等原因困擾著。為了解決農民在備春耕中的實際問題,全縣共組建了145個備耕服務隊,幫助農民解決備耕生產中的難題。
雙河鎮振興村是勃利縣高油大豆連片種植示范區,連片種植面積達6000多畝,全村有130多戶農民在示范區內種植高油大豆。今年,為了讓農民購買到優良的高油大豆種子,以村黨支部書記吳明友為首的黨員服務隊組織車輛到全縣規模最大的種業公司,把20000公斤的高油大豆種子拉回村裡,為農民節省了二萬元的購種費用。
近幾年來,勃利縣農業產業化腳步加快,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湧現。服務隊在服務隊的努力下,全縣已幫助群眾協調生產資金3.4億元,協調備春耕物資5萬噸,為314戶貧困戶解決了備春耕難題,解決了農民春耕時節的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