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5日電(記者 高長利) 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進入整改提高階段以來,鐵力市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目標要求,圍繞八個方面重點問題進行整改,不斷鞏固擴大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
圍繞落實新農村建設基礎性工作抓整改。鐵力市成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領導小組,抽調相關部門熟悉農村工作且具有較高素質的人員組成新農村建設辦公室。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工作的要求,結合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組織對鄉鎮和村進行調研,及時掌握基本情況,確定了2006年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村和試點鄉鎮,幫助各村制定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規劃,完善各項制度措施。
圍繞幫助農民轉變思想觀念抓整改。活動啟動以來,鐵力市針對農村黨支部和支部班子成員改革意識不強,觀念相對保守,『雙帶』能力需要加強等制約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問題,組織農村黨員認真開展『加快發展奔小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討論活動。通過座談討論,農民的致富願望激發,形成了人人求發展,戶戶想致富的良好局面,全市76個行政村都明確了致富思路。
圍繞加強村屯道路、活動場所建設抓整改。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啟動之初,市財政撥付15萬元專項資金,作為解決村級黨組織活動室取暖、租金和活動經費問題的資金,使農村學習場所問題得到解決。同時決定利用2——3年時間,采取市、鄉、村、幫扶單位各拿一點的辦法,為每個村建成標准一致,集學習、活動、辦公於一體的綜合性辦公室,配備電腦,村村接上互聯網。圍繞推進農村扶貧解困工作抓整改。鐵力市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通過對上爭取,確保1——2個貧困村列入省級貧困村推進項目。同時,對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額和發放范圍進行調整,自今年起,在全市農村實行最低生活保障,預計年發放低保金110萬元,1574戶低保戶3057人從中受益。
圍繞提高農民科技素質抓整改。涉農部門和各鄉鎮利用『科普之冬』活動的有利時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三下鄉』活動。科技、教育、文化等部門春節前為村屯送去圖書近萬本、光碟120盤, 58個村建立了農民黨員臨時圖書室,組織農民黨員開展讀書活動。衛生部門成立了4支黨員義務健康幫扶小分隊,對6個省級貧困村開展健康幫扶活動。雙豐鎮組織村選派大學生、農業技術員、畜牧防疫員等8人組成科技小分隊為農戶送科技。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針對農業110信息服務熱線利用率不高的實際,采取電視公告、發放宣傳單的形式,讓全市農民家喻戶曉,為農業生產提供科技保證。
圍繞擴大勞務輸出抓整改。針對農民群眾外出勞務的願望,各個鄉鎮積極對外聯系,為53名農民聯系到俄羅斯包地。同時發揮勞動部門勞動力轉移機構作用,2006年重點抓好農村勞動力培訓輸出工作,今後幾年將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1.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8000萬元,人均勞務收入達到906元。
圍繞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抓整改。鐵力市指導農村黨支部組織廣大農民黨員圍繞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進行深入討論,通過討論,在培育壯大村屯優勢主導產業、調整優化種養結構和布局、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外出勞務、實行土地規模經營等方面問題上取得了共識,明確了努力方向。
圍繞備春耕生產抓整改。堅持搶前抓早,高質量啟動備春耕生產的工作。水利部門對北關、南關灌區、王楊灌區等水利設施進行維修加固。全市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40場次,培訓農民1.8萬人次,發放科技資料2萬餘份。2006年全市備春耕需要化肥1.5萬噸,種子2085噸、農膜350噸、農藥170噸、柴油3600噸。目前,已購進化肥11000噸,佔需求量的73%,到位種子1000噸,佔需求量的48%。同時,為全市1727農村貧困戶解決備春耕資金650萬元,使農村貧困戶也能如期進行春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