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多途徑富民辦實事便民 伊春友好區紮實整改取信於民
2006-04-05 14:47:46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5日電(記者 高長利) 為使先進性教育成果得以鞏固和深化,伊春市友好區把握重點、抓住熱點、突破難點,認真抓好深化整改工作,確保整改取得實效。

  抓住重點 整改突出問題

  對群眾熱切期盼的發展問題,友好區科學制定了『十一五』發展規劃,確定了積極可行的經濟年均增長10.1%、人均收入年均增加5%的目標,並通過實施工業興區、生態立區、招商強區、產業富區、法制安區戰略予以保證。招商引資1.5億元,五大優勢特色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5%。教育投入佔財政收入10%以上。2006年產值實現7億元,同比增長力爭達到13%,工業增加值力爭突破2.5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五大優勢特色產業增加值力爭超過3.1億元,同比增長16%以上。力爭使非國有經濟產值佔總產值的83%以上,新上項目產值達到1.4億元,通過這些目標和措施的實施,確保群眾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從長遠和根本上保證群眾利益。

  圍繞『兩提高』,促進機關基層黨政乾部作風的轉變。友好區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全面提高乾部黨員的政治素質、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發展能力。確定實施立體培訓工程、『雙百』工作工程、考核推進工程;開展『友好快發展,我該怎麼辦』、『我與友好』大討論活動。基層各黨組織開展了學理論、學業務的『雙學、比技能、比貢獻的『雙比』、建學習型班子、發展型班子的『雙建』活動,分別設立了黨員責任區、示范崗、紅旗社區、先鋒班組、模范段隊等,促進了黨員乾部在各個方面體現先進性。

  圍繞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真抓實改。友好區采取有效措施創新行風評議方式,通過對經濟杠杆部門和行政執法部門進行認真評議,公示評議結果,實行末位警告制度等促進環境的改善;清理修正了不符合發展要求的各種規范辦法12件;區紀委把行政執法部門作為重點紀檢監察對象,加大教育監察的力度,召開了專項工作會議,落實了工作措施。今年以來,機關各部門在開展大下基層、大調查研究的同時,機關組成四支服務小分隊,深入各個基層場所、企業、農村開展送理論、送知識、送技能、送服務的『四送』活動440人次,送技術書籍756冊,理論宣傳講座22次,技能培訓360人次,解決實際問題124個。機關基層單位還為困難群眾捐資捐物16萬餘元。

  把握難點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問題

  友好區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使先進性教育活動真正成為群眾滿意工程。再就業安民。友好區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落實一系列有效措施,實施投入10萬元資金,實施再就業技能培訓500人、招商引資項目安置就業500人、龍頭企業上規模就業500人、扶持職工創業發展自營民營經濟就業500人、幫、聯、引、輸多措並舉外出就業500人的『五個百』工程,推進再就業。

  多途徑富民。通過創新機制,優惠政策,加大投入,表彰獎勵等辦法,扶持職工發展自營經濟、個體經濟、民營經濟,實現職工增收;通過工業興區,招商引資實現職工增收,力爭人均年收入增加500元以上。

  解難事利民。在去年全面解決樓區行路.吃水、供熱問題後,繼續解決平房區居民行路、吃水、入廁難問題,計劃新修硬化路面10公裡,建廁所10所;對伊五路入口至區委路兩側危舊房進行改造和綠化;實施給水處理及進戶直線工程;供熱及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城鎮排澇工程;經濟適用住房安居工程等,讓群眾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辦實事便民。關心職工生活,春節期間走訪困難群眾1200戶,發放低保補助45萬元,發放困難補助和福利110餘萬元,今年繼續加大投入,計劃固定資產投資6490萬元,辦好三中校園改造、教學樓擴建、職工替代能源新建、職工特困救助、公共圖書館、增添醫療設施等利民10件實事。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