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基層醫療戰線的英雄"戰勝軍:不讓農民多花一分錢
2006-04-05 17:02: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韓世峰 高增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哈爾濱4月5日電 從醫28年,做手術1.1萬例,搶救危重患者6000名;把一個人員大量流失的落後醫院建設成為一個人纔和科室齊全、農民以低廉價格就能看好病的一級甲等醫院……黑龍江哈爾濱市道裡區新發紅十字醫院黨支部書記兼院長戰勝軍創下的這些紀錄令許多大醫院同行也肅然起敬。

  『只要我還能站著,就要堅持上手術臺』

  戰勝軍1977年從佳木斯醫學院畢業後,主動申請來到當時條件落後的新發醫院。鄉鎮醫院的分科不像大醫院那麼細致齊全,臨床接觸的疾病種類卻一點也不少,這就要求醫生『門門懂、科科通』。為此,戰勝軍上夜校、訪名醫,每天晚上騎自行車幾十裡地,以驚人毅力自學了外科、婦科、骨科等多病科醫療技術。全面而精湛的醫術吸引了周圍大批的農民患者,最多時,他一天做13例手術,一個月做過99例手術。

  長期超負荷工作使戰勝軍過早地病魔纏身。1994年,他突發心梗,暈倒在手術臺旁;2001年,他患再發性心梗、室壁瘤,再次累倒在工作崗位上,不得不做了動脈搭橋和室壁瘤切除手術;2004年,他被診斷患了肺癌,手術後按常規應住院一個半月,而半個月後戰勝軍就返回崗位,邊化療邊工作,一周之內兩次因體力不支,在給患者做完手術後暈倒。

  接受記者采訪時,戰勝軍還在打著點滴,他緩緩地說:『我不是不知道愛惜身體,可是當看到鄉親們排著隊送來自家種的果菜、聽到他們慰問我的質朴話語,我就血往上湧。我離不開他們!只要還能站著,我就要堅持上手術臺1

  『絕不能讓農民多花一分錢』

  1998年,戰勝軍收繳了一名醫生收取的600元紅包,打開以後戰勝軍愣了:這個紅包竟然是由好多1元面值的人民幣湊成的,這分明是農民的血汗錢啊!戰勝軍嚴懲了這名醫生,隨後制定了『三不准』:不准收紅包、不准勒卡患者、不准開大處方。在全院職工大會上,戰勝軍義正辭嚴:『我們絕不能讓農民多花一分錢1

  骨科鋼板最貴的要5000元、便宜的只有30元,醫生受利益驅動往往向患者推薦貴的。為了扼住這只伸向農民腰包的『手』,戰勝軍摸規律、搞測算,推出了各種疾病醫療費的最高限價,這樣無論誰想謀利都插不進手來。在醫院公示板上,記者看到:闌尾炎切除術1000元、剖腹產1600元、膽囊取石術2500元……這些價格比大醫院低一半還多。

  為了把住進藥關,新發醫院成立了藥品管委會、制定了用藥目錄,其中包括了很多像青霉素這樣為許多大醫院所棄用的微利藥品。采購員必須按目錄從廠家直接進藥,且須經過藥庫申請、藥局審核、臨床大夫審核、會計審核、院長審批五道關口。通過這些措施,新發醫院的藥價是全市醫院中最低的。

  『建一流農民醫院的夢想一直支橕著我』

  戰勝軍回憶道,新發醫院當年只有十幾間平房、幾乎沒什麼醫療設備,醫護人員紛紛外流,最嚴重時只剩下他和妻子兩名醫生。『擔任院長後,建一流農民醫院的夢想一直支橕著我,不敢有絲毫懈擔』戰勝軍說。

  10多年來,新發醫院從正規院校引進醫護人員50多名,年年出資選派人員到省市大醫院進修實踐,資助職工參加學歷教育……經過精心培養,許多當年的大學生如今已成為技術骨乾。外科主任張兆遠對記者說:『有一次,我和在大醫院工作的幾位大學同學聚會,他們聽說我做闌尾炎手術最快只需7分鍾,而且還會診治內科患者、搶救服毒者,都驚訝得不得了。』

  戰勝軍深知,不改善落後的醫療條件,提高醫療水平只能是空談。為此,醫院用節省下的錢購置了5000毫安X光機、三維彩超、心電分析儀、萬能手術床等先進醫療設備。目前,新發醫院已擁有9個科室、60張床位,其固定資產近200萬元。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