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6日電 針對附近居民反映珠江路景觀綠化工程部分地段植樹過密、影響行人通行的問題,昨天,香坊區政府特別邀請林業綠化專家和市政規劃專業人士,來到珠江路施工現場進行調研,聽取群眾意見,並當場拿出整改方案,在保證成活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拓展人行空間,此舉受到臨街單位和附近居民歡迎。據了解,目前珠江路景觀大道建設已栽植樹木2471株,初顯景觀效果。
植每棵樹都聽取百姓意見
珠江路是哈爾濱市今年確定的10條景觀大道之一,其中綠化工程總長3300餘延長米,僅新植喬木就達17種4237株。在綠化建設中,該區按照以人為本、有情操作的原則,展開了深入細致的工作。針對部分臨街單位和居民認為新植樹木遮擋門面、影響生意、進出不便的意見,工作人員逐門逐戶上門核實情況,並對每棵樹的種植點位征詢百姓和臨街單位意見,及時處理和調整。同時,生動形象地向百姓介紹綠化建設的景觀效果,說明每一棵樹木栽植點位和每棵所植樹木在整體景觀中的作用,用真誠的態度和踏實的作風贏得了臨街單位和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把每棵樹的管護落實到人
為確保成活,該區采取區街聯動的方式,把每棵樹的管護工作都落實到人頭。在落實門前三包管護責任的過程中,該區組織人員到臨街單位逐家談話,講清綠化的好處,倡導綠化城市人人有責,並明確敲定各自責任。辦事處普通工作人員談不妥的,街道辦事處主任談;街道辦事處談不妥的,區城管局談;區城管局談不妥的,會同市駐區指導組談,或由主管區長甚至區主要領導親自談,直到把每株樹木的管護責任落實到臨街單位。
根據群眾意見微調規劃方案
有了以人為本、有情操作的前提,珠江路綠化工程力爭擾民最小化、效率最大化。施工進程中,該區並未僅僅拘泥於專家的規劃,而是廣泛征求居民意見,隨時對施工方案進行『微調』,科學合理地進行『二次創作』。考慮群眾日常生活需求和臨街單位實際情況,把設計理念和標准與栽植現場的實際有機結合起來,一旦有群眾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意見,他們就組織相關人員對方案進行調整。『二次創作』的結果既考慮了臨街單位、群眾的實際要求,又滿足了設計要求,實現綠化景觀的最佳效果,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全部喬木栽植完成後,他們還根據群眾意見,做出了調整新植樹支架角度,縮小蓄水盆直徑等修改方案,力求最大限度拓展行走空間,解決施工給百姓出行帶來的臨時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