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黑龍江省教育廳堅持"三圍繞"抓整改
2006-04-07 15:25:05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7日電(記者 高長利) 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化整改期間,省教育廳圍繞加強機關建設、推進事業發展、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三個方面,狠抓工作落實,在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圍繞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建設抓整改,努力構建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廣泛征求意見,認真查擺問題。向省直有關部門、省內新聞媒體等299個單位發出8000多份征求意見函。采取設立意見箱、專門網頁和專線電話等形式,廣泛深入地征求群眾意見。在此基礎上,對征求到的意見分門別類進行梳理、歸納,反饋到各支部和黨員,並納入整改方案,逐項分解落實。加強制度建設,探索和建立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省教育廳重新建立或修訂完善14項規章制度,初步建立起黨員乾部理論學習、教育管理、聯系群眾、民主決策等幾個方面的長效工作機制。

  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抓整改,努力解決教育改革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拉動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去年起,啟動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爭取國家專項資金1.29億元,加上地方配套總計近4億元,分3年用於工程建設,以此加快城鄉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與共享。通過一期工程, 1051所學校安裝了全省統一的『校校通』智能軟件平臺,實現了『校校通』。

  以勞動力轉移培訓為重點,大力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依托市、縣中等職業學校,確定123個農村勞動力轉移教育培訓基地;從省職教專項經費中,劃撥45萬元專門用於啟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劃撥30萬元由省教育學院承擔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骨乾教師培訓。共舉辦了畜牧獸醫、現代物流等5期培訓班,有近500名教師參加了培訓。到目前為止,全省農村勞動力培訓學校培訓勞動力300萬人次,勞動力轉移培訓100萬人次。

  穩步發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組織高校領導和有關專家對68所省屬高校逐校調研論證辦學思路,引導高校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教育質量、增強辦學實力、加強學科建設、打造創新團隊上。啟動哈爾濱高校圖書館和媒體教材資源共享兩項試點工作,下發了江北高校資源共享的實施意見,推進了資源共享工作。強化高校教學工作中心地位,切實提高教育質量。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制定《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師培養培訓工作意見》,啟動骨乾教師培養培訓計劃,實施『長江學者計劃』和『龍江學者計劃』,引進優秀海外學人230餘人,簽訂了一大批科研合作項目。

  實施村村大學生計劃,繼續為新農村建設培養領軍人纔。在培養農民科技致富帶頭人同時,去年起新增『鄉村醫生』、『鄉村教師』兩個培養方向,旨在培養具有較高專業水准的教育、醫療衛生人纔,改變鄉村缺醫少藥的落後面貌,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素質。目前,已有3228名農民接受了專科層次針對性培養教育,首批2157名畢業生已經畢業返鄉,成為當地新農村建設的骨乾力量。兩年共選派2348名大學生志願者到農村服務,在推進農村各項事業中做出了積極貢獻。

  圍繞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抓整改,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大普通高校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在繼續落實原有資助政策同時,與省財政廳、中國銀行省分行簽署了24所省屬高校助學貸款合作協議,累計發放助學貸款13287.36萬元,受助學生20205人。全面落實『兩免一補』,中央和省財政投入1.69億元,為全省82萬名農村貧困學生、特殊教育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為112萬名困難學生免除雜費;投入2008萬元,對12.4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貧困學生給予生活補助。省市縣三級助學工作體系初步建立。

  結合我省農村實際,全力破解教育難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推進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落實,在全國率先制定實施中小學公用經費標准和投入監管、責任追究制度。推進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投入18.9億元,改造危房229.3萬平方米。以治理亂收費為重點,努力優化教育發展環境。堅持教育收費標准不提高、項目不增加;公辦高中『三限』政策進一步落實;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費制』收費管理辦法,收費聽證、公示和責任追究等制度進一步完善。高校招生實施『陽光工程』,對各批次缺額計劃及時網上補報,保證招生工作公開公正。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