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一老太缺少精神贍養 癡迷網游每天玩到深夜
2006-04-08 09:14:24 來源:搜狐網  作者:徐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8日電 『又死了,我就不能超2000分,我就不信這個邪!』已經後半夜了,家住哈市南崗區的陳大媽仍在電腦前面堅持著。自從女兒在家裡的電腦上安裝了連珠游戲後,陳大媽就迷上了,有空就坐在電腦前玩,而且還和家裡人較勁,誰的分數比她高,就是耗半宿也要追上,否則就寢食難安。

  家住哈市道外區的陳先生夫婦近日也在和電腦酣戰,自從女兒上了大學住校後,夫妻倆人突然覺得輕松起來,不用再照料女兒的日常生活,兩人撿起了昔日的愛好——打牌。不過這戰局不是在牌桌上,而是轉到了網絡。幾大游戲網站成了夫妻兩人每日光顧的地方,上面麻將、撲克、棋類應有盡有,兩人唯獨垂青麻將,廣式麻將、四川麻將、臺灣麻將概不放過,經常酣戰到後半夜。因為家裡就一臺電腦,兩個人還經常搶來搶去,一方上陣另一方就在旁邊觀戰。直弄得兩人為誰多佔了電腦一會吵嘴,周末回家的女兒看到這一場面哭笑不得,同時也為兩人的健康擔心。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電腦走入尋常百姓家,老年人癡迷電腦游戲的事情不在少數。而且一部分老年人已經不僅僅是玩些『挖雷』、『空檔接龍』等簡單的游戲,棋牌類成了新寵,更有的人將目標轉向了大型網絡游戲,在傳奇中『練劍』、在俠義道中『砍殺』。

  在某公司供職的張先生的父親就是晚年成為網游玩家的。張先生介紹,因為自己以前經常玩游戲,開始父親還批評說這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可是後來老人家居然從批評到觀看進而自己動手開始玩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看到父親辛苦地在網游中『搏殺』,張先生勸他玩點『挖雷』什麼的小游戲多好,益智還不累,沒想到父親瞪了他一眼說,那都是小兒科,哪有這有意思!

  張先生無奈地說,現在自己已經由被監督對象轉成了監督對象,下班得不停地催促老人家休息。

  老人玩游戲要適當

  電腦游戲是一種具有極強刺激性的游戲,不少老年人近來的這一新癖好,著實讓年輕的兒女擔心。

  對此,一位心理學人士分析,老年人空閑時間較多,容易對一件事情入迷。老人培養自己的興趣非常好,但不能過於放縱,如果真對電腦游戲上了癮,會產生各種綜合癥,嚴重地危害心理健康,產生心理障礙。

  醫生告誡,老年人玩電腦游戲應注意適時適量。玩電腦游戲對老年人的身體極為不利,眼睛長時間盯著屏幕,容易出現眼睛疲勞、頭部發緊、精力不足,自覺『心累』等癥狀,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下降。時間久了,很容易呈現出亞健康狀態——早衰綜合癥。而且長時間端坐,會影響老年人的血液循環,引發心髒病、心血管病等,還會引起頸椎疼痛、眼角膜脫落等疾病。

  給錢不如給關愛

  近日,年近六旬的讀者張先生坐在記者面前,說起了自己的煩惱。張先生稱,自從和老伴都退休後,物質生活無懮,不缺吃不少喝,但是忙碌了一輩子突然閑下來很不適應。兒子小張整天忙著自己的事業,早出晚歸一天也見不著影兒,即使回家了也一頭紮進自己的房間擺弄電腦。自己和老伴整天四目相對很沒意思,偶爾給兒子打電話,兒子就會問『有事麼』,現在『事兒』成了自己和兒子能坐下來好好聊聊的理由。張先生給記者看兒子給自己買來的衣服鞋帽等各種生活用品,說兒子忙自己理解,但是老人的空虛寂寞孩子能理解麼?東西、錢並不能彌補生活的空虛。

  據了解,現在很多老人並不缺吃少穿,而是在精神上缺少慰藉。一曲『常回家看看』之所以引起強烈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發映了老年人無奈的生活現狀。退休市民劉大爺稱,自己家庭條件優越,兩個兒子都事業有成,按理說晚年生活應該幸福,然而,退休之後的失落感卻揮之不去。他想找人訴說,兒女卻不在身邊,即使回來看看,也不大願意和他溝通。有時跟兒子講,他卻說你的老皇歷把我的耳朵都磨出繭子來了,根本不願意聽。跟小孫子聊天,孩子也不耐煩。心裡憋得慌,只好找老朋友聊聊。

  說起老年人的精神孤獨,在某公司工作的蘭女士深有感觸。蘭女士稱,父親早年去世,母親拉扯她長大,如今自己忙於事業,很少能陪母親聊天更別說逛街,經常是把錢交給母親讓她自己購物,然後常常是錢在抽屜裡放著,老人家根本就不去買東西。『每當我說不回家吃飯時,都能感到電話那端母親的失落。』最近母親常常一聲聲嘆息,並且不願意出門,到醫院檢查,竟然患上了輕度懮郁癥。

  記者從哈市多家醫院的精神科了解到,目前患有孤獨癥、自閉癥和懮郁癥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老人更多的是有兒有女、生活無懮的老年人。

  一位醫學界人士稱,一些老年人雖然和兒女生活在一起,衣食無懮,但由於生活方式不同,子女嫌老年人思想過時、土氣的情況十分普遍,有的老年人一開口說話就被子女不耐煩地打斷叫他不要嘮叨,老年人心理肯定留下陰影,覺得被兒女嫌棄。而且有的子女忙於自己的工作、家庭,再加上鄰裡關系淡漠,都會減少老年人獲得的精神安慰。加上退休、喪偶等因素的影響,長期缺乏親情溝通,會使老人心情抑郁、煩躁甚至影響到健康。子女要多了解父母的需求,對父母不只是給錢給物,更要給心靈上的安慰。專家說,有的年輕人喜歡花錢給老人買補品,其實,子女的關愛纔是老人晚年幸福生活的大補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