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名師:張彥寶
哈師大附中教師,曾獲2003年東北地區思想政治課教學研討會一等
獎、2004年黑龍江省示范性高中建設『走進新課程』一等獎。
針對許多考生在答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本專欄本期集中請名師幫助解答。
了解自身特點,纔能避短揚長。通過養成好的答題習慣,逐漸使自己的『短』變成『長』。
以下以文綜考試為例解答考生答題時遇到的問題。
不良習慣一不認真檢查試卷,匆忙作答
解決對策:考前五分鍾,考生得到試卷後,首先應該檢查試卷:科目、張數、頁數、題數,有無漏印、破損、污毀等異常情況,確認無誤後再開始下一步的工作。常有學生出於搶時間的心理,匆忙作答,到後來發現各種試卷異常,必須更換試卷,不僅白白地損失了寶貴的考試時間,而且還影響自己的心情,得不償失。
更有甚者,埋頭作答,出了考場纔知末頁有題,自己根本沒注意,悔之晚矣。
不良習慣二分配時間不適當,書寫潦草
解決對策:文綜試卷150分鍾完成300分的題,基本上是1分鍾做2分的題。時間分配的基本原則是:適度加快,稍留空餘。選擇題分值較大(每小題4分),一定要耐心細致,一分鍾應該可以完成一道題,答題較慢的同學,再多花5分鍾也值得;而主觀題,要用足90分鍾至100分鍾,文綜試題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政、史、地三科各自題目及綜合題的時間分配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和試題情況具體安排。單科題要首選擅長題目,保證答題時間充足,弱勢科目最後答,時間不足也影響不大。整份試卷完成後,最好能有10分鍾至15分鍾的最後檢查時間。
注意了這一點,就能避免為趕時間書寫潦草、隱性失分的毛病,也不至於空出太多時間,無所事事。
不良習慣三閱讀題面不仔細,定勢思維
解決對策:長期大量的模擬題訓練,對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無疑是有效的,但也容易造成學生的定勢思維,習慣了認為某知識點的題型考法就是固定的某種模式。而在考試時,一旦題目稍有變化,學生很容易死守老套,造成失分。
因此,在考試時,一定要提醒學生:認真細致地閱讀題面,絕對不能出現把『選不正確的一項』看成『選正確的一項』這類失誤。
不良習慣四答題程序不熟悉,懶打草稿
解決對策:有許多學生認為,文綜考試不同於數理化,無須計算,所以可以不用打草稿。其實,很多文綜題是必須打草稿的,因為它要求准確、精練。有的學生認為這是浪費時間,不起作用,卻在答了一段文字後,發現自己已經把答題空白填滿,還沒有說到點子上,於是又來補充,把卷面搞得很不美觀。既然如此,不如先打草稿。步驟:捋順材料的邏輯關系,簡單列舉答題框架,標明相關理論要點。
不良習慣五不遵循答題規范,答非所問
解決對策:有的考生答題,由於心中無數,喜歡下大網;還有的老怕遺漏要點,總是答得很多,以為多就是全面。殊不知,批卷老師大多反感這種做法、更何況,言多必失,有時寫多了反而把正確的要點淹沒了、否定了,得不了分。
所以,考生在平時的訓練中,一定要注意掌握答題規范:一是要學會規范答題用語。二是掌握『問什麼答什麼』的原則,力求簡明正確。
不良習慣六不了解自身特點,揚短掩長
解決對策:考生經常在考試過後的總結中,提到自己的許多缺點錯誤,如粗心、慌張、遺忘、動作慢、思維短路等。其實,這些問題有的不算缺點,而是人所共有的在重要時刻就會出現的正常心理反應。考生應在考試前想出相應對策,針對自身個性特點,揚長避短,以避免考試中出現大的失誤。
平時粗心的考生,可以在每次考試開始時,用某一敏感的事物提醒自己『要細心』。易於慌張的,可以嘗試先做擅長的題目,使自己的緊張心理在順暢答題中得以釋放。如果遇到思維短路,就應該趕緊轉到其他題目,決不能在那裡空耗時間,說不定,過一會,短路的地方就貫通了,豁然開朗了!至於平時動作就慢的,一定要先設定好每個題的答題時間,還可以故意把表撥快5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