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我省教育部門出臺措施 每年選派兩千城市教師支教邊遠農村
2006-04-10 14:04:1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王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0日電 我省教育部門日前出臺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實施意見,進一步解決農村師資力量薄弱問題,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人纔和智力支橕與保證。

  背景

  我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普通中小學師生比為1:13.43;具有高級和中級教師職務的分別佔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總數的2.29%和45.83%。與城鎮教師隊伍相比,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學歷、職務、專業結構不盡合理,一些小學科、新興學科、課改學科的合格教師少;教師年齡偏大,知識老化,素質偏低。自1997年全省支教工作開展以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師資緊缺的狀況,但農村師資力量總體薄弱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變。

  每年從大中城市選派2000教師

  城市50歲以下在職教師,將分批選派到農村支教工作,新招聘的教師要首先安排到農村支教。從2006年開始,全省每年從大中城市選派2000名教師,重點支援邊遠貧困地區農村中小學,支教期為1年,從當年9月1日開始,第二年暑期結束;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則要全面負責縣域內教師支教管理工作,明確教師交流的范圍、任務和數量,認真執行編制標准、教師職務結構比例和教師工作量,確保農村學校中、高級教師崗位落實到位。同時,還要集中掌握一定比例的流動編制,積極促進和吸引城鎮教師特別是超編學校教師向農村學校流動。對新招聘的教師要先安排到師資緊缺的農村學校任教,逐步建立農村貧困地區補充教師和縣(市)、區教師合理流動新機制。

  設200個農村教師崗位

  在貧困縣和邊境縣農村師資緊缺的中小學校設立200個教師崗位,公開招募大學畢業生到崗任教,時間為2~3年。條件較好的市(地)也應積極實施或試行農村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以便加快改善農村教師隊伍結構,增強活力,提高整體素質。

  省教育廳還要求高校發揮資源優勢,積極鼓勵並組織高校畢業生、新任青年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建立新聘青年教師、新錄公務員到農村支教的新通道,人數較多的院校要組成支教工作隊,支教結束再回到所聘任崗位工作,將此作為培養鍛煉青年教師、公務員的重要途徑。各高等師范院校(專業)要積極創造條件,在農村學校建立學生實習基地,在保證師范生培養質量和實習支教連續性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實習支教的多種有效途徑。

  享受優惠政策

  將在農村學校支教服務經歷作為評價考核城鎮中小學教師的重要內容。城鎮中小學教師參評縣級以上骨乾教師、優秀教師,參評特級教師、享受政府特貼要有在農村支教一年以上的經歷。支教期間表現突出的,年度考核的『優秀』名額可不佔支援學校指標。在教師職務評聘工作中,支教人員當年晉昇教師職務和聘任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到農村學校支教的城鎮在職教師,支教期間只轉臨時組織關系,原工資和一切福利待遇不變,教齡和教師職務任職年限連續計算,在支教學校的出差補助、交通費補貼,按省財政廳規定的標准由派出高校、教育行政部門和支援學校支付;支教期間工資在本人職務標准內上浮一檔,支教期滿後上浮工資取消。在農村支教滿6年的,可將浮動工資轉為固定工資。到農村支教的新聘中小學教師和高校新任教師取消見習期,直接執行定級工資。

  省裡將設立專項獎勵資金,每年對支教工作成效明顯、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同時爭取財政對到農村參加支教工作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列入『村村大學生』培養計劃的鄉村教師,畢業後回鄉要安排教師崗位。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