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賓縣以先進性教育促經濟發展農民增收
2006-04-13 09:12:3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3日電 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賓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全縣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壯大縣域經濟,開展減債強村發展農村經濟,興辦公益事業凝聚民心,為百姓致富服務,切實收到了『黨員受教育、組織增活力、事業快發展、群眾得實惠』的良好效果。

  以經濟迅速發展體現先進性

  賓縣把先進性教育活動激發出來的活力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推動縣域經濟跨越發展,通過學習教育,極大地激發了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廣大黨員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當先鋒、打頭陣,積極引進項目,打造賓縣『以誠招商、以優安商、以嚴護商』的招商品牌,在服務環境上大力推行『開放式經營、封閉式管理、高效率運作』的舉措,對入駐企業實行『一門受理,並聯審批,限時辦結』的一站式辦公。在法治環境上為杜絕乾擾企業發展問題的產生,他們制定出臺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若乾規定,確保企業在無懮的空間生存、發展、壯大。優越的資源優勢、優良的發展環境、優質的服務效率,得到不少客商的青睞。

  截至目前,賓縣賓西經濟開發區入駐企業達58戶,項目總投資74.4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超億元項目18個。現已建成投產企業24戶,全部項目達產後預計可實現產值130億元以上,安置勞動力近3萬人。賓西經濟開發區已完成了『三縱七橫十條』的道路建設,區內的通訊、供電和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已基本完成,初步達到了『六通一平』。

  以促進群眾增收檢驗先進性

  作為農業大縣,賓縣立足縣情,將先進性教育活動和致力農民增收緊密結合。針對全縣肉牛養殖規模小、形成不了優勢產業的問題,他們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信貸額度、土地使用、稅費收繳等方面創造寬松環境。全縣共為闢建肉牛養殖小區解決用地65畝,協調下擺中、長期黃牛貼息貸款1億元,還組織畜牧專家深入村屯農戶傳授講解養殖技術,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戶養殖積極性,為打造肉牛養殖大縣打下良好基礎。

  針對大田作物產量低,農民收入少的『瓶頸』,賓縣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和黨員經紀人聯手攻關,主攻綠、優、特經濟作物,引進新品種在全縣推廣。2005年,綠、優、特種植面積突破100萬畝,農業產業化已初步形成10個農副產品產業化鏈條,生產基地達到120萬畝,有2萬農戶受益。

  為增加農民收入,賓縣各村黨組織成立了勞動力轉移協會,努力為農民外出打工提供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服務,促進勞動力轉移。目前,在黨員經紀人的帶領下,全縣向國內各省、市及俄羅斯、日、韓等國家輸出勞務13.4萬人,佔勞動力總數的47.2%,實現勞務收入近7億元。

  以作風明顯轉變保證先進性

  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賓縣積極探索新途徑,激發黨員服務於民、奉獻於民的先進意識。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尤其是一些窗口單位和一些執法執紀部門都建立了『黨員先鋒崗』或『黨員服務窗口』,有13個執法部門的主要領導通過電視向全社會作出了服務承諾,徹底解決了『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行業不正之風得到了有效解決。

  為提昇農村黨員的服務本領,賓縣還對農村黨員進行了農村實用技術集中培訓,提昇農村黨員的示范帶動能力和服務群眾本領。該縣還分別在各涉農部門設立了求助電話,並有專人值班,只要農民有求助,他們都耐心地給予解決。2005年各涉農部門共接到農民求助電話700多個,幫助解決226件。

  針對今春農民備耕生產資金短缺問題,賓縣政府協調縣信用聯社籌集農貸資金近3億元,並聘請農業專家對10萬名農民進行了農業技術培訓。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