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土地上的『農企』在國際市場中成長
2006-04-13 16:07: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常璐 范迎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4月12日電 從事歐盟反傾銷案件已經5年的向東律師感觸最深的是工作越來越忙了。"現在每一起歐盟發起的反傾銷案例都有企業應訴。"

  向東眼下正在處理的案子是一家東北從事蔬果加工的民營企業應訴歐盟對於中國出口冷凍草莓的反傾銷調查。據當地商務廳介紹,這家成立於1996年的高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黑龍江省第一家應訴國外反傾銷案的民營企業,也是首例民營企業應訴反傾銷案。

  這片肥沃黑土地上的農民今年還要打另一個官司:北大荒的馬鈴薯淀粉加工企業與國內同行聯合提請商務部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這是2006年中國宣布的第一起反傾銷立案,也是國內首例農產品加工業反傾銷案。

  在向東眼裡,中國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應訴反傾銷早已不再是新聞。"這起冷凍草莓的案子應訴的不止高泰一家公司,連歐盟都驚訝中國企業的積極應訴。"

  據商務部統計,2005年,共有18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兩反兩保"調查63起,涉案金額21億美元。其中,反傾銷51起,涉案金額17.9億美元。中國已連續11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另據商務部調查,中國有90%的農業及食品出口企業受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造成每年損失約90億美元。

  與日益上昇的貿易摩擦數字一致的是,積極應對國外貿易糾紛的中國企業的數量。從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行業到亟待振興的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農戶家庭式企業,在遭遇反傾銷時不再選擇沈默。

  今年1月,歐盟委員會正式立案,對中國輸歐冷凍草莓發起反傾銷調查,300多戶在歐洲市場有一定影響力的相關中國企業均被以"產品低於正常的出口價格銷售、對歐洲相同產品的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為由列為調查對象。

  目前中國輸歐草莓產品享受關稅為5%的普惠制國家農產品的一般稅率。如若敗訴,關稅則提高到150%甚至更高。

  沈默=不戰自退,這已經成為大多數企業的共識。為應訴歐盟的冷凍草莓反傾銷調查,高泰公司高價聘請了反傾銷專家為其作"市場經濟地位"和"無損害抗辯"。

  "否則,歐洲人的餐桌上將再也看不到中國的草莓。"高泰公司副總經理代永霞重復了一句她聽到的歐盟官員的話。

  "現在的企業對於他們可以選擇的貿易救濟的手段非常清楚。"向東說,"這對於降低貿易摩擦對其的負面影響很有幫助。"

  然而,隨著在國際市場參與度的提高,置身貿易競爭中的微觀企業很難躲避貿易摩擦,尤其是地處邊遠內陸地區的農產品企業更需要支持和幫助。

  "近兩年,東北的農企、民企面臨的貿易糾紛越來越多。單靠企業是很難應付的。只有政府、企業、商會等聯合起來纔能解決問題。"黑龍江省商務廳條法處處長孫文斌深有感觸地說。

  "我們已經開始著手建立信息機制,向企業提供WTO規則、各國貿易法律法規;特別針對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國外市場主要農產品的價格信息,這樣企業可以及時調價,避免產生低價競爭。"孫文斌說。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