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走近哈爾濱的洋高中生
2006-04-14 10:36:3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辛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4日電 『哈爾濱——寒冷?熱情?美麗?……這裡的冰燈好漂亮,豬肉燉粉條真香!』 『第一學期,中文說得不好,所以感謝的話說不出口;第二學期,中文講得已經很流利了,但感激的話還是說不出口!』在市第73中學的國際部,一群來中國讀高中的外國孩子這樣描述自己來到哈爾濱的感受。

  這些洋小子、洋丫頭在哈爾濱學習中國文化、學習漢語。身處異國他鄉,他們說著『平上去入』,試圖了解源遠流長的漢文化,他們中有些人甚至還准備報考中國大學。記者走進第73中學,看看這些『洋娃娃』在中國是如何學習、生活的。

  韓國小子:要考清華大學

  一名帶著窄邊眼鏡,安安靜靜,甚至可以稱得上朴實的韓國男生同記者對坐,他是來自韓國大邱的李宰榮。初次見面,男孩略顯羞澀,現在除了見到師長他還會不由自主地鞠躬行禮外,言談舉止中已看不出太明顯的異國印記了。來中國一年多,李宰榮的漢語已經說得很不錯了。

  沒來中國之前,李宰榮只知道中國有個共產黨。來到哈爾濱後,眼前迅速發展的城市、熱情的同學使他對中國有了真實的印象。在學校,李宰榮交了很多朋友。

  李宰榮對中國的認識起源於小時候看的動畫片——《西游記》。一只可愛的猴子、一頭豬、一個河裡來的和尚怎麼就能讓妖魔鬼怪都害怕呢?在李宰榮眼中,中國的一切是如此神奇。這個幼時埋下的種子,使他在得知有個機會能來中國讀書時,立即抓住了它。

  愛交朋友的李宰榮,因為喜歡和中國人聊天,學起漢語並不是特別吃力。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獲得HSK優勝者獎學金。(HSK考試即漢語水平考試,是為測試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標准化考試。)

  國際部漢語老師馮海燕對記者說:『李宰榮很刻苦,午休時經常能看到他拿著HSK的模擬試卷埋頭苦做,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吃飯也要向同學問個明白。每次看到李宰榮得了高分後開心的樣子,我都打心眼裡替他高興。』

  李宰榮的夢想:『考上中國的清華大學,日後成為一個中國通』。

  泰國女孩:我的祖輩是中國人

  泰國女孩秦亮英格外活潑。她還有2個月就要回國了,短短10個月的留學生活,給她的感受卻是不少。她比較了中國和泰國的不同,講到興奮處,還會手舞足蹈。

  她說,中國有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能進入網吧的規定,泰國沒有這樣的規定;在中國和人交流要吐字清晰大聲說話,在泰國小聲說話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在泰國,少男少女交往很正常,可這裡的老師卻說不能早戀;中國的東西比較便宜;中國的少年雜志比較正統。在秦亮英眼裡,壯觀、奇幻的『冰雪大世界』很有吸引力。

  剛到中國,秦亮英被安排寄住在同學金子曄家,曾因為小聲說話而鬧出笑話。金子曄的奶奶為款待泰國客人,特意從市場買來新鮮豬肉給秦亮英做豬肉燉粉條。『奶奶,我幫您!』秦亮英小聲地說,她在廚房門口喊了十幾聲,一聲小過一聲,金奶奶的『置之不理』讓她誤以為自己不受歡迎。金子曄察覺秦亮英一晚上都沒吭聲,反復追問得知原因,金子曄笑得直打滾。原來70多歲的金奶奶沒注意到秦亮英『蚊子』一樣的聲音。

  秦亮英的感受:我是華裔,父母不希望我忘記爺爺、奶奶都是中國人。這一年的留學生活會是我生命中一段難忘的時光。中國很大,很美,我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人。

  美國男孩:

  愛上中國功夫

  下課了,一名藍眼睛的小伙子推開了教工辦公室的門。記者意識到,這就是馮老師提起的一感動就忘詞的美國男孩麥濤偉。

  麥濤偉15歲,身高卻已接近1.90米,家在西雅圖,愛好中國功夫。麥濤偉比劃著李小龍式的招式對記者說:『在中國生活一個星期,比在美國學一年進步得都快。』

  麥濤偉酷愛運動,現在每天放學都會和同學們一起踢足球。他踢起足球來,帶著在家鄉打橄欖球的氣勢——盡最大努力去拼搶。由於拼搶太凶,一次麥濤偉扭傷了腳脖子,當時疼得他張大了嘴出不了聲,眼淚都要掉出來了。同學們小心把他扶起來,一位同學二話沒說背著他去了校醫室,給他買了『雲南白藥』,幫他脫下臭烘烘的鞋襪,老練地噴上藥。麥濤偉感激的話憋在喉嚨裡就是說不出口——他一感動就忘了中文該怎麼表達了,這種感覺著實讓這個小男子漢有點不知所措。

  『我最喜歡金庸的小說』,麥濤偉沒想到自己無心的一句話卻被同學們記住了。他15歲生日的時候,同學們集資給他買來金庸武俠全集。一張全班同學簽名的卡片上寫著:『濤偉,我們最最親愛的美國同學,祝你生日快樂!』麥濤偉眼角濕潤了。這時的他已經會講很流利的中文,但他又一次說不出話了。

  麥濤偉的愛好:我特別喜歡上晚自習,雖然很多中國同學不喜歡。在晚自習時,我可以和中國同學進行很多交流,還可以向他們請教關於成龍的問題。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