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黑龍江墾區春耕生產科技先行 預計今年產糧210億斤
2006-04-14 14:31: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徐國春 謝振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4日電 初春的北大荒,冰雪消融,生機盎然。記者在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去年糧食總產首超200億斤的黑龍江墾區看到,這裡的乾部群眾在中央支農惠農政策的鼓舞下,科學種田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今年糧食總產力爭達到210億斤。目前,這裡春耕所需物資已全部下擺到位,春播生產正在緊張有序展開,截至4月10月,已完成麥類播種面積69.1萬畝,佔應播種面積的18%。水稻育苗面積1764.8萬平方米,佔應育苗面積的22%。據黑龍江農墾總局農業局副局長李玉成介紹,按照嚴格的科學農時標准,這個墾區預計小麥在4月15日、玉米在5月10日、大豆在5月20日前完成播種任務,水稻在5月25日前完成插秧任務。

  圍繞糧食總產穩定在200億斤,力爭210億斤這一目標,今年,這個墾區將確保播種面積3400萬畝,並以『調優、調早、調專、調特』為原則,努力優化種植結構,擴大優質高效作物種植面積,水稻面積增加到1256萬畝,同比增加8%;玉米增加到450萬畝,同比增加19%。同時,大力發展有機、綠色食品種植,今年綠色食品種植基地監測面積將達到700萬畝,有機食品達到50個。目前,各作物春播所用的25.3萬噸優質品種種子全部備足,種子精選和發芽試驗工作全部結束。

  立足科技備耕,這個墾區把備耕生產與科技之冬和科技入戶相結合。以作物種植的關鍵技術培訓為重點,開展三級技術培訓,全墾區完成師資培訓2.5萬餘人,培訓各級各類人員20萬人次以上,下發各類關鍵技術的圖表卡冊20餘萬套。大力實施科技示范工程,重點建設100個標准化示范園區和查哈陽、紅衛兩個水稻大場高產優質示范場。加大農作物優質高產高效集成配套技術的推廣力度,落實推廣了1000萬畝水稻葉齡診斷技術、100萬畝『超級稻』高產栽培技術、1200萬畝航化作業等10多項適用新技術。特別是計劃推廣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500萬畝,約佔播種面積的54%,這項技術可使全墾區糧食增產增收45000萬元。

  為適應結構調整和新技術推廣的需要,這個墾區在完成大壟密、覆膜、精播和深松、水田平地機改裝4737臺的基礎上,又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25410萬元,更新購買水稻生產用的蒸汽催芽機、育秧播種器、碎土攪漿整地機、插秧機和大中型輪式拖拉機等共計22418臺件。這是這個墾區近年來在水稻備春耕生產中,農機投入最大、新增農機數量最多的一年。

  今年,這個墾區還將以主攻單產為突破口,通過科技創新、技術集成、標准提昇、措施到位,實現五大作物單產水平比上年增產10%。力爭3-5年內使水稻達到1300斤/畝,大豆達到400斤/畝,玉米達到1200斤/畝,麥類達到700斤/畝的奮斗目標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