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4日電 連日來,記者在走訪中看到,在哈爾濱市各區廢棄鐵道線區域幾乎都是建築垃圾、生活垃圾遍地,散發著霉味,雜草叢生,一派髒亂景象,這與附近的整潔環境形成十分強烈的反差。『廢棄鐵道線衍生出的五大問題令人擔懮,』13日,多次對廢棄鐵道線做過調研的哈市道裡區政協委員劉廣為一針見血地說,《生活報》的報道翔實准確,針砭時弊,廢棄鐵道線的確到了非拆除不可的時候。
問題一:污染環境
道裡區撫順社區地處鐵路沿線,其工作人員對道線附近髒亂差的環境感觸最深。該社區書記孫鶴雲說:『這廢棄鐵道線給居民們帶來的煩惱太多了,垃圾堆臭氣熏天,蚊蠅漫天飛舞不說,一刮風,手紙垃圾袋飄滿庭院,樓頂樹上全是,乾淨整潔的環境全被破壞了。』
『廢棄鐵道線一天不拆,這裡的垃圾堆就清不完。』一說起鐵路沿線的環境衛生,撫順街道辦事處城管科科長宋金勝一臉無奈,辦事處每年都要投入幾千元的專項資金清運垃圾,每次運出的垃圾有十幾卡車,可前腳清完後腳又倒上了。按理說,鐵路線30米之內歸鐵路部門管理,可他們除了知道地皮是自己的以外,從來沒有管過別的事。
問題二:私建成風
每到一處廢棄鐵道線,記者看到最多的就是,依附廢棄道線而私建的一棟棟緊密相連的平房。尤其在道裡區新陽鐵道線兩側,足有200戶臨時搭建的非法房屋和棚廈,有的甚至直接建到了鐵路線上。據哈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辦的有關人士介紹,如今哈市廢棄了五六年的鐵道線周邊幾乎都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棚戶區。嚴重影響了周邊的環境秩序和群眾正常生活。
『違章建的廢品收購站是廢棄鐵道的「寄居」者之一,幾乎有廢棄鐵道線的地方就有廢品收購站在經營,有關部門經常組織人去清理但一直是個難題。』哈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辦的有關人士介紹說。
問題三:阻塞交通
13日15時許,還沒到下班高峰期,但記者看到,道裡區民安街的廢棄鐵道口卻車行緩慢。因為除了正常通行的車輛外,該段鐵路沿線還擠滿了出售沙子、水泥等建築材料的各種車輛。『哈市廢棄鐵路線對城市交通已造成了妨礙。』哈市交警支隊有關人士向記者證實。
據介紹,車輛從鐵路道口通行,通常要減速慢行,所以到了車流高峰期,廢棄鐵道線就會影響交通的通暢。而且廢棄鐵道周邊還建有柵欄,搶佔人行道,行人就要走到車行道上,這樣就出現了人車搶行的情況,更容易造成交通阻塞。此外,由於車流量大,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哈市天鵝出租公司司機王蒙說:『鐵道線一般高於路面地基,所以從鐵道通行容易刮到車底盤。而一些廢棄鐵道線長期閑置無人管理,其鐵道兩邊的鐵軌基石都松動了,對行車造成障礙。』
問題四:案件多發
『一千多米長的鐵道線上天天聚集著那麼多「閑人」,讓老百姓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家住道裡區安紅街的史大爺說,自從鐵道線廢棄不用後,自己家門前200米長的大牆內就成了外來人口的聚居地,他們經常喝酒後打架、斗毆,外孫女晚上放學都不敢一個人回家。
而管轄安國街至愛建區域的廣發社區居委會則對『破爛王』深惡痛絕,據介紹,由於很多收廢品者聚集於廢棄鐵道線周圍,每天社區中敲塑料桶聲不斷,順手牽羊的事時有發生,因為不了解這部分人的情況,地方政府部門也管不著,所以居民們對此多敢怒不敢言,每天小心翼翼地生活著。
問題五:火患重重
電線從棚戶房頂纏繞而過,乾枯的樹枝垂落在廢品堆上,風一吹,看著都危險,讓人不免擔心發生火災。記者在新陽路鐵道線、中馬路鐵道線都看到了這樣的現象。
家住共樂小區的王女士曾向媒體多次反映該情況,王女士說,一些外來人口住在鐵道線旁臨時搭建的小房裡,塑料廢紙隨地堆放,有時乾脆露天燒電線和柴火,萬一著火,倒霉的是附近的居民。
據鐵道線附近的幾個辦事處介紹,雖然大家都知道該地段存在防火安全隱患,但由於鐵道線30米范圍內有『主人』,地方政府也無權管理,而鐵路部門又不負責任,所以這裡就成了『盲區』。記者從消防部門了解到,這些棚戶區建築普遍耐火等級低,居住人數較多,而且仍使用木柴作為燃料,區域內及周邊道路狹窄,消防車無法駛入,電氣線路大多老化裸露,一旦發生火災極易『火燒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