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0日電 黑龍江科技學院投資1100萬建設的中水處理設施即將正式投入使用,預計每年可節約水費近150萬元;如果把剩餘中水按成本價銷售,每年還可為學校創收150萬元。部分哈爾濱市政協委員昨天參觀該校後呼吁,哈爾濱應在居民小區、企事業單位大力推行使用中水,節約水資源。
黑龍江科技學院後勤校產工作處處長趙喜江介紹,該校現有師生近21000人,日耗水量2000餘噸,且使用的都是一次性水源地下水,其中一半以上用於衝廁所。2001年,開始建設松北新校區時,學校就在17棟學生宿捨樓安裝了分質供水系統,為利用中水做了准備。2005年,學校投資1100萬建設中水處理設施,目前已經建設完成,正處於調試階段,預計一個月後可投入使用。
趙喜江算了一筆賬,現在學校日耗水量2000餘噸,每噸自來水水費2.65元,每噸水的排污費0.7元,也就是說,學校每使用一噸水要花3.35元,一天下來就要6700元,一年的水費就近250萬元。趙喜江說:『我們學校的中水設施正式投入使用後,日處理污水能力4000噸,完全可以滿足學校的衝廁、綠化等用水需求。使用中水後,學校一年可節約60%的用水量,水費、排污費也相應降低了60%,可減少水費支出近150萬元。如果將學校消耗不了的剩餘中水按照每噸0.7元的成本價銷售,每年還可以為學校創造收入150萬元。3年左右就可以收回建設中水設施所花費的成本,創造經濟效益。』
看了黑龍江科技學院的中水處理設施後,許多政協委員表示,如果全市各高校都使用中水設施,那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就會非常可觀,哈爾濱缺水的狀況也會得到改善。
哈爾濱市水資源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說,按一家五口每月用水10噸、現行水價每噸2.3元計算,每月的水費支出為23元。但如果居民使用中水後,衝廁、擦地等非洗具用水都可以使用中水,按照中水成本價每噸0.7元計算,居民可節約近4噸自來水,實際水費支出將是13.8元。依此類推,全市約有居民60萬戶,每月就節約240萬噸自來水,那麼全市每月就可節約水費168萬元錢。再如,一家月耗水量為500噸的洗車行,按現行特業水價每噸8.5元計算,目前每月所支出的水費為4250元。如果使用中水,其實際所要交納的水費只需350元,可大大增加收入。
哈爾濱市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91立方米,是全國300個缺水城市之一。盡管《哈爾濱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中明確規定,建築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居民小區要同時設計中水設備,否則不能對工程項目驗收。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從未有已建和在建的居民小區因此而沒通過驗收。
哈爾濱市政協委員李晶表示,他們曾在政協會上,多次建議哈爾濱市推進使用中水。希望建委、規劃等相關部門對居民小區建設審批時應將預設中水設施作為強制審批項目,這樣纔能促進中水利用。
鏈接:
中水是指城市污水經處理設施深度淨化後達到國家規定《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指標,能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再生水。因為通常人們把自來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中水水質介於兩者之間,所以叫『中水』。中水可作為工業冷卻、農業灌溉和澆灌綠地、公用設施和住宅衝廁、河湖景觀、道路降塵、洗車用水等非人體接觸的用水。
哈爾濱逐步推廣中水利用,目前已有哈醫大附屬第二醫院、望江賓館、哈熱電廠、哈煉油廠等50多個企事業單位建設了中水及循環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到80多萬噸,1年半時間節省出的自來水量相當於目前哈爾濱市規模最大的西泉眼水庫的庫容量。『黛秀湖』是哈爾濱目前首個利用『中水』建成的人工湖,此舉將實現綠化工作環保、美化的雙重生態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