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時,哈爾濱學院人文學院的一千餘名大學生教學樓前集合,在寫有『踐行八榮八恥,讓手機鈴聲遠離課堂』的條幅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一個戴著眼鏡的女生說,手機鈴聲在大學課堂上響起的現象很普遍,而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也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這次學院同學發出倡議,自己纔意識到,手機鈴聲雖小,但足以打破課堂上原本的安靜,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學習環境,對老師和同學都是不尊重。她表示,自己以後將會杜絕這種不文明的行為,上課時主動關機。
參加此次活動的還有哈爾濱學院的十幾位老師代表。人文學院的高老師在條幅上簽了名,她告訴記者,由於大學生課堂都是幾百人在一個大教室裡上課,每到上課時手機鈴聲此起彼伏,鈴聲還都很有個性,比如『老公,接電話』、『寶貝,來電話啦』,要麼就是突然冒出一段和弦的歌曲或幾聲動物的怪叫。有一次,她正講到重要之處,突然傳來了一聲狼叫,思路一下就被打斷了。更有甚者還公然在課堂上接電話,弄得課堂上一片嘈雜。提起課堂上手機響鈴的問題,很多老師都向記者大倒苦水,他們氣惱之餘也為這些學生不懂得尊重老師而感慨。
據哈爾濱學院人文學院學工辦主任吳立剛介紹,此次倡議的出發點就是希望大學生們通過生活中點滴的小事學會『尊重』,懂得尊重老師,尊重同學,乃至尊重身邊所有的人。『讓手機鈴聲遠離課堂』只是一個開始,此後他們還將在校園內舉辦『讓不文明餐飲行為遠離食堂』等活動,進而達到『讓不文明行為遠離大學校園』的目標。
對倡議的建議
哈爾濱學院1000名大學生向全校及周邊高校發出『讓手機鈴聲遠離課堂』的倡議。這個倡議當然是積極的,然而,筆者卻想向倡議者提上一個建議——倡議應抓住公德建設這個根本,如果抓不住這個『根本』,倡議就有落空的可能,也許課堂上手機的鈴聲暫時是止住了,可在別的地方又會出現類似的問題。
手機的鈴聲在課堂裡響起,實在是太討厭了?選前兩天筆者在報上看到一個消息,說是有一所學校規定,發現學生帶手機一律給摔壞。這個規定一見報,就受到了輿論的譴責,並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可見,只抓一點,不抓『根本』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在課堂上不關閉手機的鈴聲,這是一個公德問題,它反映出手機的所有者是一個公德教養很差的人。這樣的人,你不讓他響手機鈴,他還會在課堂上弄別的影響別人的事,比如在課堂上大聲說話,乾其他有違課堂紀律的事。可見,如果不抓住公德教育這個『根本』,就會按下了葫蘆又浮起了瓢。這樣,我們的倡議也就是提不完的了,你總不能再提出不准在校園打架、罵人這樣的倡議吧。
『讓手機的鈴聲遠離課堂』,這件事本是一個有公德的人應該遵守的起碼事情,把這件事鄭重其事,大張旗鼓的當作一個倡議提出來,也許是有些過分了吧!
當然我們也高興地看到,倡議者是要從小事做起,學會尊重他人。這就對了,關鍵的問題在於不要頭疼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由小及大,把勁使到公德建設上面去。以上建議,不知倡議者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