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花費1.5萬 『哈大洋』華嚴寺建之不易
2006-04-20 10:36:3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譚啟首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0日電 哈爾濱市第2批一類保護建築中,華嚴寺屬於不多的中國傳統風格建築。始建於1922年的華嚴寺,比素有東北四大叢林之首的極樂寺還早建了1年,但由於經費不足,華嚴寺從請批寺到建成卻花了15年。

  1922年,在中東鐵路局任職的居士呂尊五,向當時鐵路局長請示,被批准在南崗區比樂街(現比樂街63號)700平方米土地上修建寺廟,呂尊五等5個人投資哈大洋1.5萬元開始修建寺廟,在修建了2層樓主殿和兩側耳殿、東西對稱配殿6間後,因資金不足停工。1929年10月開始,通過不斷『募緣』開始續建,1934年冬修完圍牆、山門,直到1937年全部完工。

  華嚴寺建築面積587平方米,包括山門、天王殿、僧房、大雄寶殿、耳殿、東西配殿等建築,各殿均為小青瓦覆頂,山門、大殿等處繪有中國傳統彩畫,供奉著諸佛菩薩,名家題字甚多。其兩層磚雕與木結構更突出了華嚴寺的獨特之處,其磚雕藝術極為獨特,青磚采取『磨磚對縫』的壘法,是哈爾濱市保存完整和造型獨特的文物。

  1938年,根據佛教華嚴宗的經典《華嚴寺》命名寺名,當時有20餘尼僧來往。1947年,華嚴寺舉辦佛像開光慶典十周年法會,將『香火』捐獻給哈爾濱戰時運動委員會。1951-1957年,該寺將廟捨租給潔淨小學,月租180元均用於社會救濟事業。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紅衛兵『抄』了廟中之物,砸了佛像,尼僧全部被逐出廟宇,華嚴寺被南崗區長虹公社和社辦企業、住戶佔用。

  1996年,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與南崗區為落實宗教房產政策,保護好華嚴寺,將寺廟旁的佔用者搬遷,基本恢復原貌。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