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手筆塑造創新型企業 哈航40億元研發國產飛機
2006-04-21 06:22:4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金鴻雁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1日電 題:大手筆塑造創新型企業 哈航40億研發國產飛機

  記者在哈爾濱航空工業集團采訪時,深切體會到哈航人的自豪。

  更令哈航人自豪的是哈航的自主創新能力。哈航的兩大支柱產品——直九系列直昇機和運十二系列飛機,是哈航自主創新的結晶。目前,哈航在飛機的設計能力、制造技術、適航取證和項目管理等方面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十五』期間哈航的研發投入大約為10個億,『十一五』期間,哈航將史無前列地投入40億元研發費用,這創下我省企業研發之最。僅中法合作研制的6噸級先進多用途直昇機項目,哈航將投入科研經費超過30億元。

  據專家測算,航空制造業創造價值與其帶來拉動產值比是1:4,即航空制造業創造1億元的價值,會帶動其相關產業創造4億元的價值。如原材料的供應、相關配套產品等,涉及冶金、化工、機械、電子、紡織、能源等多個領域,一個型號產品的配套企業都在上百家,產品的使用會帶動飛行駕駛培訓、場站設施、服務保障體系(維護使用、航材備件等)發展,刺激旅游業的發展,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一架飛機的購買費用僅佔飛機全壽命期費用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國家已經把通用飛機的發展列入『十一五』發展規劃。

  哈航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141.69億元,帶動其他行業應該在500多億元。這一數字,佔哈爾濱全年國民生產總值(1830.4億元)的27%。

  哈航副總工程師黃領纔向記者表示,哈航集團產值近幾年以翻番的速度增長,主要得益於哈航的自己研發、自主創新。企業的自主創新,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還是管理、機制和理念的創新。

  技術創新:巨人肩膀上造『直九』自主設計研發『運十二』

  必須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纔能不受制於人,這一點哈航人心中清楚,並多年來身體力行。

  從上世紀80年代至去年年末,哈航有近70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大獎。

  黃領纔副總工程師介紹,哈航有自己的研發隊伍,擁有哈飛技術中心和東安技術中心兩個國家級技術中心,下設飛機設計研究所、發動機與直昇機傳動設計研究所、工程技術部和復合材料工程技術中心4個科研機構。在國際航空制造業,廠所合一是最好的產品開發技術創新模式。

  哈航的技術創新最初采用的是引進、仿制、國產化、自主創新這一模式。哈航的直九系列直昇機就是采用這一模式、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產物。直九系列直昇機現在實現了國產化,在此基礎上哈航還自主開發了H410、H425等多用途直昇機。

  目前,我國民機出口國家最多、銷售量最大、適航水平最高的運十二系列飛機是哈航人完全靠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該機已經銷往20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達到120餘架。運十二系列飛機是我國自主開發並獲得英、美、法國在內的多國型號合格證的惟一機種,開創了中國民用適航管理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先河。

  哈航現在是國內惟一一家同時生產兩種類型,即固定翼飛機和直昇機的航空企業。目前產品的核心配套產品如直昇機旋翼、傳動系統都由企業自主研制生產。

  擁有自己的研發隊伍,也是哈航在市場上得心應手的法寶。

  黃領纔說,不同用戶對產品有不同需求。由於有自己的研發隊伍,哈航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對飛機進行改進改型,達到用戶要求。一般情況下可以在3個月內完成用戶要求的技術狀態,最快的時候1個月內就可以發放改裝圖紙和文件,以最短的時間把飛機交付給用戶,因此用戶非常滿意。

  哈航的研發速度是驚人的。哈航近年來每年在研及改型3到4個型號的飛機,每年都有1到2個型號完成定型或取證。

  觀念創新:參與國際合作提昇國內水平

  黃領纔副總工程師表示,企業要發展,觀念要創新。一方面要改變觀念,走出去,參與到國際合作中。另外一方面要將低附加值的產品轉包出去,實現企業發展的專業化、優勢化,實現大航空理念。

  哈航集團是我國航空企業中開展國際合作最早的企業之一。哈航先後以自主研制、轉包生產、聯合研制、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從事航空產品的研制和生產。

  哈航集團先後為英國、法國、荷蘭、美國等世界著名的航空企業生產飛機零部件等轉包產品,先後為美國洛克希德、西柯斯基,法國宇航,英國宇航等航空公司加工了航空零部件幾十種。與巴西合作生產ERJ145支線飛機,去年成功地加盟『波音』和『空客』公司的全球供應商體系,為其加工生產飛機的零部件。目前,為加拿大貝爾直昇機公司交付的首架貝爾M430直昇機機體,實現了我國轉包生產直昇機整機體零的突破。

  黃領纔說,『我們給「波音」等國際型企業做外包,他們為了其產品的質量,對我們生產技術質量等方面進行指導,可以讓我們在這些方面盡快達到國際水平。同樣,我們也把一些自己非優勢專業讓其他企業去做。害怕將自己的產品外包給國內其他企業,害怕他們將本企業的技術學去,自己少了優勢,這種想法是狹隘的。我們積極地幫助給我們做外包的企業提高產品質量,與他們共同發展』。

  管理創新:首創型號項目負責制

  從2000年開始,哈航開始實行型號項目負責制,即副總工程師為項目第一負責人,這個人要負責從項目立項、設計、工藝、試驗、生產、試飛、銷售,一直到售後服務,全過程的決策與組織實施。每個副總工程師負責一個或多個項目,可以調動企業的內部資源並利用行業內或國內外的可用資源來完成項目,對經費的使用具有審批權。

  集團的副總工程師都是在技術專業崗位上培養起來的,都擔任過專業總師或型號總師,在技術上具有權威性,而且都擔任過部門行政領導職務,具有豐富管理經驗和能力。集團現在采用的是廠、院校、研究所合作的方式進行產品研發,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項目負責人對某個項目在各個領域的專業人纔都非常了解,每個項目該找誰參與、設計開發一清二楚。而產品開發出來是要面向市場,從設計之初就有針對性,項目負責人知道他的項目銷售對象是誰,該為哪些客戶服務,因此有利於市場開發。應該說,這種管理模式的創新也是哈航保持優勢的一個重要因素。

  知識創新:建立知識管理體系

  哈航目前與北航共同開發知識管理工程,建立知識管理體系。

  黃領纔表示,建立知識管理體系一方面可以將現在不斷湧出的大量新知識、新概念收錄進來,被企業所利用,另外一方面,還要把企業的經驗教訓都收集起來,讓後面的人可以借鑒經驗、避免錯誤,這也可以很好地杜絕因為人員流失造成後面的人無法接上前面項目,給企業帶來損失。通過知識的搜集、整理、分類建立知識庫,通過知識的重復使用和再成長,使知識庫不斷完善,同時搭建企業知識管理平臺,實現知識共享,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形成企業知識管理體系。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計劃用5年的時間初步建立起來,這個工程的建立將會極大地促進企業的發展。

  哈航是哈爾濱的驕傲,是黑龍江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著哈爾濱的經濟快速發展,龍江的騰飛,自主創新將讓哈航飛得更高更遠。哈航終將成為世界的哈航。

責任編輯: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