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1日電 以前,鶴崗也產煤,挖一鍬只能用一半,為啥?因為煤裡的煤矸石要丟掉一些,質量不好的煤要扔掉一些,可能,管理不善還要漏掉一些。現在,同樣一鍬煤,挖上來的都是寶,鶴崗人一點兒都捨不得浪費,他們通過『一煤多吃』嘗到了甜頭——循環經濟節省能源還創造價值,用鶴崗市委書記劉國中的話說,『我們把煤吃乾榨淨,相當於又發現了好幾個煤礦』。
不信?那就看看下面的文字。
廢棄巷道水變成『礦泉水』
鶴崗市南低北高,落差170米,這對外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自來水公司來說,這是一個讓他們頭疼的事——落差讓自來水產生巨大壓力,對城市南部管線造成威脅。同時,坐落在南部地區的峻德煤礦也有一個愁事——挖煤產生的礦井水要排出,不算排水本身費用,就是一年的排污費也要40萬元,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可是,這兩個問題隨著鶴崗峻興淨水有限公司的淨水設備投產而徹底解決。2005年初,鶴崗市有關部門經過充分調研,決定利用峻德煤礦400米深的礦井水進行淨化,用作鶴崗市南部地區居民的飲用水。工程2005年6月1日開工,11月15日竣工,2006年1月9日向市民供水,日處理水能力達到5萬噸。如今,峻德煤礦不但排污費少了,處理後的礦井水還能為企業創收。如今,鶴崗市三分之一地區的5萬戶居民喝上了2.2元一噸的『礦泉水』。『扣除費用,一年純收入400萬不成問題。』峻興淨水有限公司負責人吳興運得意地告訴采訪團的記者。
矸石變成寶發電又蓋房
在煤城,最醒目的當屬矸石山。矸石,煤礦的副產品,熱值小,以前只能挑出來扔掉,因而在煤產區,矸石山成了累贅——佔地、揚塵、污染環境。
2003年,鶴崗宇城空心磚有限公司投產後,當初人人厭惡的煤矸石成了香餑餑——該公司利用煤矸石、電廠的粉煤灰、頁岩為原料,再利用煤矸石的熱值燒制,不用一車黏土,就能燒制出質量優於普通黏土磚的空心磚,這種磚集抗震、隔熱、隔音、環保於一體,成為市場上的寵兒。現在,該公司年產6000萬塊的產量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制磚不用土、燒磚不用煤』成為鶴崗特色。
隨著生產工藝的改進,煤矸石的熱值可以用於電廠發電。今年初,鶴崗投資8.4億元,以煤矸石為主要燃料的電廠項目開始建設。預計2008年交付使用後,這座電廠每年可以消耗煤矸石70萬噸,年發電6億千瓦時。屆時,電廠產生的粉煤灰還可以用來制造空心磚,餘熱還可以給市民供暖。
瓦斯能做飯煤肥可種田
在煤礦提起瓦斯,讓人不舒服,
因為它制造了很多災難。可是,在鶴崗,人們的看法正在轉變——瓦斯正在走進千家萬戶,為人們生火做飯提供燃料。
瓦斯作為煤層伴生資源,在鶴崗礦區儲量豐富,達300億立方米。從1993年開始,鶴崗礦區逐步建設儲氣大罐和輸氣管網,經過十幾年的實際操作,積累了成熟的抽放、儲備、輸送瓦斯的技術。瓦斯價格便宜,每立方米只有0.6元,是液化石油氣的三分之一,很受鶴崗市民的歡迎。到2005年,鶴崗礦區瓦斯用戶已經達到3.5萬戶,並以每年2000戶的速度增長,城市瓦斯使用率達到26%%。因為使用瓦斯,每年全市可以節省燃煤10萬噸,瓦斯是潔淨能源,也極大地改善了城區的大氣環境。2004年,鶴崗城區范圍內,空氣質量達二級的天數為244天,超過省平均值210天的標准。
鶴崗人利用煤還遠不止這些,他們謀劃著用煤做更大的文章,目前鶴崗市與遼寧省北臺鋼鐵(集團)公司合作成立鶴崗新華為化工有限公司,投資60億元在鶴崗建設的東北最大的煤化工項目——100萬噸合成氨和160萬噸尿素生產基地正在建設中,2008年有望投產。屆時,龍江黑土地將因鶴崗的煤而變得更肥沃。
『原煤、原木、原糧不出市,就地深加工,吃乾榨淨。』這是鶴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宏偉目標,從資源角度來講,這無疑也是為人類節省資源的重大舉措,鶴崗在振興老工業基地的同時,不忘記節約能源,這種做法,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