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1日電 新學期開學沒多久,各大書店裡的教輔書已經琳琅滿目,各種版本的教輔書讓家長們應接不暇,更無所適從。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將大量的參考書裝進了孩子的書包,而學校、老師也都在積極地給孩子推薦各種各樣的教輔書,教輔書成了孩子新的課業負擔。
家長盲目購買
在哈爾濱市南崗區一家書店裡,記者看到好多小學生家長面對著眼前種類繁雜的作文書有些不知所措,《小學生快樂學作文大全》、《小學生話題作文大全》、《小學生作文起步》……家長王女士想給上初二的孩子挑一本語法書,正逐一翻看著《魔法英語初中語法手冊》、《新課標初中語法一點通》、《初中英語星級語法》、《英語巨無霸語法大全》、《初中英語語法大全》等。
記者采訪中獲悉,現在家長們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提高學習成績,除了給孩子報各類輔導班,就是購買各種教輔書籍,強迫孩子看。在某事業單位工作的高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兒子正在讀初三,她每個月都要到書店一次,看到有新出的教輔書她就會買給兒子。她說,她也不知道這些書對兒子能有多大幫助,但沒事兒的時候讓兒子看看、做做上邊的題總是有好處的。在機關工作的劉先生對記者說,他每年都要花四五百元甚至近千元給上小學的孩子購買教輔書,而買回家以後常常會發現,好多教輔書的內容是重復的。
老師不停推薦
許多學生家長向記者反映,現在不僅他們自己購買教輔書的熱情高,而老師對教輔書推薦的熱度也不低於家長。一名家長對記者說,現在孩子學校附近就有一家書店,學校裡的老師經常會告訴孩子到附近的書店裡去買指定書名的教輔書。許多家長對記者說,如果不去買老師指定的教輔書,孩子就寫不了老師留的一部分課後作業,無法實現學習與訓練的同步,再加上是老師推薦的,萬一真是一本好教輔書,豈不耽擱了孩子及時訓練,因此家長即使不想買也要買。
盲目需求形成教輔大市場
省內一教育界人士認為,在素質教育全面展開的情況下,教輔書還能有這麼大的市場,完全是家長的盲目需求造成的。雖然目前教育改革工作已經順利推行,但由於選拔人纔的考試制度還是沒有變更,分數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決定孩子的未來。因此,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別的孩子先走一步,也就很願意為自己的孩子找一些教輔書來進行課外學習。家長之間還有攀比心理,看別的孩子有了某種教輔書,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要有,否則就會擔心影響自己孩子的成績。正是家長們的這些心理催生了教輔書籍的市場越來越大。
教輔書成為孩子新負擔
記者采訪中獲悉,教輔書的增多,已經成為中小學生新的課業負擔。哈市一位小學生家長對記者說:『為中小學生減負,學校方面的負擔減下來了,可學生們的壓力卻並沒有減輕。因為教輔書增多了。』
據了解,現在一些習題型的教輔書很受家長歡迎,每個孩子手頭平均最少有一套教輔書。這些教輔書除了部分是對課本內容的講解,很多都是習題集。孩子放學回家後,要消化課堂上的知識,完成老師留的課內課外作業,還要在家長的要求下做完規定數量的習題。
哈市道裡區一小學三年級的瑩瑩告訴記者,她的媽媽給她買了3套數學輔導書,一本口算、一本綜合題,還有一套試卷。她媽媽規定她每天晚上都要做一頁口算、一頁綜合,休息日時再答一套試卷。每天放學吃完飯、寫完作業就快20時了,再做上兩套題,至少也得22時左右纔能休息。她不想做,可媽媽卻不讓。
記者在某小學一個班調查發現,像瑩瑩這樣被教輔書所累的學生達半數以上,而中學、高中的比例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