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4月25日電 身患尿毒癥已換腎7年的程雲濤,在松花江畔放起了8米長的『嫦娥奔月』大風箏,引來許多行人駐足觀看,一面稱贊大風箏的精致美麗,一面稱贊風箏制作者的心靈手巧。
對於從事了大半輩子美術工作的程雲濤來說,這只造型優美、新穎獨特的大風箏既是送給在中國航空航天集團工作,參與『嫦娥計劃』的兒子程銘的一份工作禮物,更是老程夫婦30年來用相互信任、彼此扶持、不離不棄的愛情、親情一次又一次擊退死神,創造生命奇跡的見證。
真摯愛情大火搭鵲橋
1968年10月,程雲濤和焦魯藝分別從天津和哈爾濱下鄉來到了烏蘇裡江邊的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4師35團。一天,團部宣傳隊來到程雲濤所在的連隊演出,焦魯藝作為宣傳隊骨乾優美的歌聲讓臺下的知青們連聲叫好,程雲濤遠望著舞臺上焦魯藝那梳著長長辮子的倩影,心中不由得湧動起一股愛慕之情。可性格內向的程雲濤一直沒有鼓起勇氣向姑娘表白。
轉眼兩年過去了,1970年11月7日,對於剛被調入電影放映隊的焦魯藝來說讓她永生難忘,連隊失火,她為了救火而嚴重燒傷,雙手像燒焦了的土豆,臉上全是大水泡,腦袋腫得變了形,粗粗長長的黑辮子已燒沒了。經醫院診斷,焦魯藝的雙手為深2度燒傷,臉部為深1度燒傷。23歲的焦魯藝怎麼也無法接受自己變成丑小鴨的現實。天津知青程雲濤不久也被調進電影放映隊。望著因公致殘的焦魯藝,程雲濤的內心再也無法平靜,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這個不幸的姑娘。
程雲濤雖然話不多,但為人非常細心,經常在一些小事細節上讓焦魯藝感動。一次兩人一起到一個連隊放映《智取威虎山》,程雲濤遞給正盯著銀幕注意放映效果的焦魯藝一個飯盒,她打開蓋子一看竟是滿滿一飯盒瓜子仁兒。『這些天我知道你最喜歡瞌瓜子兒。』程雲濤紅著臉說,『可你的手受過傷不太方便。我用了兩天的時間幫你嗑的。』望著眼前憨厚朴實的小伙子,焦魯藝被感動了,她覺得把自己的後半生托付給這麼一個心細體貼的男人,是自己的福氣。一年後,程雲濤放棄了回天津的機會,與焦魯藝一起回到了哈爾濱。1977年5月2日,29歲的程雲濤和焦魯藝在家人和戰友的祝福下結婚了。
患難夫妻演繹生死戀
婚後生活雖然清苦,卻很甜蜜。1978年兒子程銘出世,為這溫馨的家庭平添了許多歡樂。然而,幸福卻在1982年的一次體檢中被打破,程雲濤被查出患有慢性腎炎。從此,幫丈夫聯系醫院,買藥取藥,做家務,輔導兒子功課,焦魯藝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程雲濤從認識焦魯藝開始就有個心願,想給她買架鋼琴。為了多攢錢,他經常加班,親朋給的營養費也全省下來,終於攢足了7000元。結婚19周年紀念日時,程雲濤為妻子精心選購了一架鋼琴。看著這份禮物,焦魯藝的眼淚奪眶而出,她知道這份禮物是丈夫省吃儉用攢出來的。她對丈夫說:『看病等著用錢的地方很多,買這乾啥?』程雲濤撫摩著鋼琴說:『本來我打算在20周年結婚紀念日時送你,可我怕自己支橕不到那時了,不想遺憾地走。』
1997年,兒子程銘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程雲濤卻因病情惡化進了醫院,他的腎病已轉成尿毒癥晚期。大夫找焦魯藝談過,明確告訴她就算傾家蕩產人也不一定能保住。夫妻二人都是工薪階層,兒子在上大學,親戚朋友家早就被借了個遍,家中值錢的只剩鋼琴了,焦魯藝要賣鋼琴。程雲濤平生第一次對妻子發脾氣,他說:『小藝,你要是賣琴,我就拒絕治療!我本打算照顧你一輩子,可沒想到反把你拖累成這樣,那鋼琴是我今生唯一能給你的禮物,我求你別賣……』焦魯藝看著丈夫泣不成聲,她哭著說:『雲濤,這鋼琴我不賣,但求你一定要活下去,為了我和兒子,你在咱們這個家纔叫家呀。』
內向丈夫換腎變『專家老程』
在程雲濤家裡有兩大本厚厚的簽名冊,裡面的字或成熟、或飄逸、或稚嫩,焦魯藝說這些都是我們的救命恩人。1998年8月曾在黑龍江下鄉的知青以及知青子女得知程雲濤的病情,紛紛慷慨解囊,為程雲濤捐款捐物。為這個家庭暫緩了燃眉之急。
在兩人單位及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1999年程雲濤換腎手術成功完成,對於他和全家人來說,就是一次生命的重生。患重病期間的程雲濤曾說,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等病好了能大口大口喝水。換腎後的程雲濤整個人都變了,更開朗、更熱情,更樂於助人了。痊愈後的程雲濤每次去醫院復查,都要去透析病房轉轉,不為別的,就為了開導那些和自己患同樣病的病人,鼓勵他們勇敢地面對現實和病魔做斗爭。對一些農村病友,老程不管怎麼樣,都要捐點錢,或送些生活用品。同時家裡也成了尿毒癥患者的諮詢熱線,佳木斯、鶴崗等地的長途電話經常打來,因為他們都聽說哈爾濱有程大哥、程大嫂,他們不僅熱心腸,而且在護理病人和治病吃藥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
焦魯藝說,老程真的變了,變得越來越熱愛生命,熱愛生活了。他又撿起了自己多年不曾拿的畫筆,買好了材料,開始紮風箏、放風箏、參加風箏大賽,在今年哈爾濱市的風箏大賽裡他還得了大獎,獎品是一輛嶄新的自行車,老程推著新自行車半開玩笑地說:『小藝,以後我每天開「專車」送你上班吧。』
去年夏天兒子結婚,老程夫婦沒有給孩子貴重的禮物,而是送了一對『比翼燕』風箏給兒子,希望兒子、兒媳比翼雙飛、伉儷情深。兒子、兒媳收下了風箏,卻把線軸留給了父母,他們說:『我們就是風箏,而爸爸媽媽就是線軸,我們飛得再高再遠,心裡永遠惦記著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