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商品魚目混珠投訴日益增多 珠寶首飾消費貓膩多
2006-04-26 14:03:0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6日電 日前,珠寶行業一位辭職人員向媒體披露了行業內部牟取暴利的種種『不可告人的秘密』,結果引起軒然大波。近年來各地對珠寶首飾的投訴日益增多,我國珠寶首飾行業正面臨『信任危機』,誠信建設迫在眉睫。消費者猶如『霧裡看花』

  有關方面近日的一次抽查顯示,珠寶首飾行業不規范已不僅僅是『個別商家』。在被抽查的108件寶玉石產品中,有40件不合格,不合格率達37%。據了解,不合格寶玉石產品主要設置了3種『陷阱』:一是虛假標注,經營者在標注產品名稱時張冠李戴、故弄玄虛,如將石榴石標注為水晶,將水晶制品標注為幽靈石等;二是以假充真,如將塑料制品冒充為琥珀制品,用玻璃制品假冒水晶制品等;三是以劣充優,以玻璃貓眼石假冒天然貓眼石,以人工處理的寶石假冒天然寶石等。

  業內人士透露,為了抓住消費者『崇洋媚外』的消費心理,珠寶市場上『假洋品牌』越來越多。其具體做法是:國內某生產企業或銷售企業在境外注冊一個商標,然後將這個『洋商標』用於國內產品的銷售。不知底細的消費者往往會上當受騙,認為這個標注著洋商標的商品就是『洋貨』,然後花高價購買。

  據業內人士介紹,現在不少百貨店、珠寶店內掛著意大利、比利時、南非、法國等洋品牌的珠寶,『有的假洋品牌真實「娘家」是華南一些城市的珠寶廠商,使用一個設計得非常洋氣的商標,再加上歐美式的鋪面裝潢,不要說消費者很容易會信其為真,有時連業內人士也真假難辨。』買珠寶首飾要多長心眼

  在目前市場良莠不齊、魚目混珠的情況下,專家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珠寶時要多長個心眼。寶玉石專家繆立義建議,消費者在購買自己鍾愛的珠寶首飾之前,最好能掌握一些珠寶的簡單常識。

  近年來,鑽石鑲嵌類飾品投訴越來越多。據介紹,大部分鑽石脫落的原因主要是企業在生產工藝上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鑲嵌的齒爪凹槽太淺太薄,齒距不均勻;澆鑄件有明顯的砂眼;飾品整體用料過輕過薄,易變形。只有一小部分是由於消費者使用不當、不注意保養所造成的鑽石脫落。

  有關專家提醒消費者到信譽佳的珠寶商店選購寶玉石產品,不要輕信經營者的介紹,同時要貨比三家、理性消費。此外,消費者應當及時索取發票等有效購物憑證,並查驗憑證上的商品名稱、規格、等級、數量、價格等信息,一旦出現消費糾紛,可以據此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