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7日電 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哈爾濱市科技局針對查擺中存在的工作創新和科技資源整合不夠、深入調研有效性差、對產學研結合的服務和引導亟待加強等問題,制定整改措施,明確目標要求,確定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限,采取積極有效措施認真進行整改,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市科技局將機關乾部深入基層調研了解需求、提供服務作為轉變機關作風的切入點,堅持工作重心下移,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和區、縣(市)科技創新主渠道作用。通過主動下企業、農村調研,了解對科技和市場的需求,發現了一大批自主創新的典型企業和項目。通過深入8區11縣調研,了解制約區域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提出對區、縣(市)特色經濟發展立項支持的具體措施和意見,並通過集中科技經費,拿出1050萬元,重點解決制約區、縣(市)特色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調動了地方黨委和政府合力推動科技進步的積極性。
市科技局還積極整合資源,創建技術研發平臺,完善科技孵化平臺,加快建設科技成果交易平臺,進一步完善科技投融資平臺。同時,通過組建科技資源、信息共享平臺,合理有效利用各類研究實驗基地、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自然科技資源、科學數據、科技文獻和科技信息,提高科技資源利用率。
加大改革力度,推動科技體制機制創新。針對社會上關於科技立項方面的反映和存在的問題,市科技局研究制定了《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及監督辦法(試行)》,由靜態立項改為動態和靜態相結合立項;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熱點、難點和共性技術瓶頸問題,采取公開招標方式立項;實行項目動態管理,科技經費按比例分期撥付;引入科技信用管理,對評審專家和項目申請單位建立信用檔案;建立監督與制約機制,實施跟蹤問效和責任追究制度。同時,組建了六大產業聯合體,圍繞哈爾濱市六大高新技術優勢領域,組織行業(產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攻關,把高校、院所的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企業的技術創新優勢,充分發揮汽車電子、信息產業、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生物醫藥、食品安全等產業集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