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9日電 4月26、27日舉行的黑龍江省中俄人纔智力合作項目洽談會迸發著交流、合作、共同發展的渴望。
來自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澳大利亞4個國家的50多位專家帶來了機械、能源、環保、農業、畜牧業等20多個專業的500多個項目。國內浙江、內蒙古、吉林、大連4省市和省內各地市人事、科技部門和省直大中型企業單位200多位來賓參會尋求合作共贏的機遇———
盯著技術圍著項目
洽談會上,中外雙方人士奔著人纔來,盯著技術不放,圍著項目轉。
省特色魚類研究所王立雲副所長找到俄羅斯太平洋漁業研究所哈巴羅夫斯克分所帶來的野生鱘鰉魚取卵新技術後,與對方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洽談。
王立雲副所長說,俄羅斯對鱘鰉魚技術研究已有100多年歷史,技術非常先進,這項技術改變了從活體母魚剖腹取卵,母魚死去的做法,活體鱘鰉魚魚體中取出魚卵後,母魚仍能存活,這對野生鱘鰉魚重復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將從幾個技術層面進行合作,推動鱘鰉魚可持續發展。王立雲說,在洽談中,他們從一個個技術層面上探討,對於能夠談成這個項目非常興奮。
小項目『短、平、快』
烏克蘭熱物理研究院副院長斯涅日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收益期短的項目更受中方,特別是黑龍江省客戶的青睞。教育、醫療人纔交流、農業項目合作具有這個特點,洽談的障礙也小,所以洽談也有『短、平、快』的特點,呈現出你方談罷,我方來談的特點。
26日上午,洽談活動一開始,佳木斯市婦幼保健院院長於曉波與俄遠東醫科大學人員關於醫學整形、頜面骨整形修復技術的合作就相談甚歡。他們談了不多時,就走出了洽談室到更安靜的地方進行更深入的洽談。
洽談平臺需更直觀
在烏克蘭有10年之久的烏克蘭『聚英』有限公司經理於雲成對記者說,黑龍江省中俄人纔智力合作項目洽談會這個平臺搭得非常成功,但仍覺有些不解渴。他說,希望交流的平臺搭得更深入細致些。
烏克蘭熱物理研究院副院長斯涅日金也提出,除了舉辦全方位的項目洽談,希望今後再舉辦一些專業性的、針對性強的項目對接活動。
俄羅斯科學院會展中心主任盧卡什維科夫也在采訪中對記者說,今後的項目對接活動,多一些多媒體的演示,增強項目介紹的直觀性,會進一步跨越語言障礙,把技術介紹得更透徹些。
與這些期待相應的是,省外國專家局、省國際人纔交流協會在這次洽談會上征求了各沿邊市、縣對《組建我省沿邊對俄口岸市、縣引智協作網合作計劃》的意見。這個計劃擬在引進國外專家項目、出國(境)培訓項目、引智成果推廣項目、外國專家邊疆行4個方面建立起更為暢通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