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紅豆杉在啼血 東北紅豆杉自然保護區亟待救助
2006-05-12 14:00:3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旭光 萬衝 王悅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紅豆杉在流淚!我省穆棱東北紅豆杉保護陷入困境

  東北網5月12日電 黑龍江省森工總局所屬的穆棱林業局,在盡心竭力踐行國家賦予的天保工程神聖職責的同時,又主動請求在自己的口糧林裡,劃出一個瀕危植物———東北紅豆杉自然保護區。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終於促成一個政府行為,催生了這個『省部級自然保護區』。然而,權力機關的紅頭文件非但未給保護區帶來祈盼已久的安全感,由於投入嚴重不足,僅僅一個偷采盜伐,即到了防不勝防的地步。樹,仍在啼血;人,也仍在流淚。原生種群罕見

  東北紅豆杉自然保護區位於老爺嶺東麓,穆棱河上游,總面積350多平方公裡。

  這是一片丘陵地帶,以紅松、雲冷杉為主的溫帶針闊混交林生長良好。冷濕的氣候條件和優質林相,為東北紅豆杉提供了極佳的生存環境。據調查,當地的紅豆杉原生種群龐大,總量多達16萬株,最大者胸徑92厘米,樹齡超過1200年。專家說,由於這種樹具有散生、極少成片分布的生性,因而如此大規模、保存良好、集中分布的東北紅豆杉種群,國內罕見。

  保護區內的其它植物也很豐富,計有植物163科472屬1135種,分別佔全省植物科的76%,屬的57%,種的44%;脊椎動物也比較多,僅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就有26種,儼然是個天然動植物園和自然博物館。

  企業難堪重負

  為了確保東北紅豆杉等珍稀瀕危物種的原生演替,給後人留下一片豐富多彩的大森林;也為了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積極擴繁,科學利用,將紅豆杉這一局部資源優勢轉化為大區域經濟優勢,2003年,仍在『兩危』困境中頑強拼搏的穆棱林業局,毅然吁請國家有關部門將其遍布紅豆杉的3個林場(所),規劃為現今的自然保護區,隨後會同科研院所,實施多學科考察,編制規劃,反復申報。

  在這個過程中,穆棱林業局作了傾情投入。首先是將保護區內的一切木材生產活動全面禁止,實施了最原始、最嚴厲的保護措施:封山。緊接著又抽調了90多人,專門從事保護工作。80多公裡的防火巡護道路,修復了;滅火器具、運輸車輛、通訊工具,配齊了;監測網站、防護哨卡,建起來了。然而,漸入佳境的保護區沒料到:此時,難以招架的諸多『麻煩』也跟來了。最為頭疼的是,權力機關的『空頭支票』,難抵巨額支出,為此搭了血本的小老窮企業———穆棱林業局,似乎支橕不住了。

  求助希望渺茫

  自2003年5月起,穆棱林業局就開始為這個憧憬中的保護區慷慨解囊了。規劃、科考,花了一筆;構建基礎設施、增設管理機構,又花了一筆。數以百萬計的支出,從一個新建保護區的需求上看,說它是個『小錢兒』,或許不為過,已然做了好事的企業咬咬牙,挺得過去。而為了維護紅豆杉的生存環境,停伐其周邊所有林木,企業又不得不為此填補數以千萬計的虧空,貢獻到了這個份上,付出的總該不是什麼『小錢兒』了。可事實又如何呢?論實際需求,林業局的以往花銷,還真『不多』,若繼續維護這個保護區,僅近期投入,即至少還得拿出4000萬。這對一個正在逐年調減木材產量,財政已在缺口狀態下運行的林業局來說,無疑難堪重負,指望它繼續投入,怕它也是心有餘,力不足了。

  無奈之下,東北紅豆杉自然保護區只好把希望的目光,再次轉向山外。可這希望,似乎又很緲茫。從層層批復回來的文件中,保護區領會的精神是,目前有關權力機關的權限,只夠給其批個名份。錢,最終還得林業企業及相關地方政府自籌。

  這『籌』錢,還真夠愁人的,愁得心系紅豆杉的各界人士,除了心底流淚,不知去哪還能再籌了。

  新聞鏈接

  東北紅豆杉

  東北紅豆杉又稱紫杉、赤柏松,是東北林區第三紀孑遺樹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為耐陰性亞喬木樹種,生長緩慢,常散在林中,最宜陰濕土質肥沃的林內。材質堅硬,耐腐,韌性強,結構細密,紋理美觀。

  東北紅豆杉含有抗癌活性的二?類紫杉醇和紫杉烷化合物。紫杉醇和紫杉烷可促進微管蛋白的聚合,從而起到抑制癌細胞分裂的作用,對白血病、黑色素瘤、鼻咽癌、卵巢癌和肺癌均有顯著療效。目前,人類獲得紫杉醇的方法大致有四種:天然提取、人工合成、半人工合成、生物發酵。但後三種方法大都停留在初級研究階段,這也是原本數量有限的天然東北紅豆杉種群步入『瀕危』的主要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