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陽光擁抱腦癱男孩
2006-05-17 08:57:4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徐建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7日電 他,因患先天性腦癱行動艱難,手無縛雞之力;他,曾因身有殘疾自卑內向,沈默寡言。可是,從小學到初中7年2000多天的學校集體生活,圍繞在他身邊數不清的濃濃關愛,卻使他轉變成堅強、自信、樂觀的『校園明星』、『陽光男孩』……

  一個小男孩永遠忘不了兩年前的那一天。偌大的華山小學操場上,整整齊齊地站滿了千餘名師生。他穿著整齊的校服、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在兩名男同學的攙扶下,邁著左搖右晃的腳步,從隊列裡走出。體育老師彎下腰,把他抱上昇旗臺,兩名同學攙著他的胳膊。在激昂嘹亮的國歌聲中,他費力地用彎曲變形的雙手,慢慢地將五星紅旗昇上天空……此時,望著自己第一次親手昇起的國旗在天空中高高飄揚,聽著千餘名師生雷鳴般的掌聲,他因激動而紅撲撲的臉頰掛滿了晶瑩的淚珠……

  這個小男孩,就是現在已昇入初中的患有先天性腦癱的顧益民。

  上小學的時候,顧益民心裡總有一個願望,能和同學們一樣參加一次學校的昇旗儀式,但由於自己不能長時間站立,一直沒能如願。他對好朋友鞠浩說:『也許這個願望我只能在夢裡實現了。』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有一天,老師告訴他:下周一昇旗儀式,學校選你當昇旗手……

  課堂上的顧益民滿臉陽光、活潑可愛。老師每一次提問,他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此時,如果不仔細觀察他那有些畸形的手指,誰也不會相信他是一名患有先天性腦癱的孩子。

  顧益民雖然患有腦癱,但學習十分優秀,成績從來都排在班級的前7名。顧益民上小學時也曾有一個很大的遺憾:『我小學時當過學習委員、班長,五年級時還當上了校大隊宣傳委員。可讓我感到遺憾的是,自己一次也沒參加過學校的昇旗儀式,一次也沒體驗到和同學們一起站在校園裡看著五星紅旗在國歌聲中昇起的感受。』

  有一天早晨,爸爸顧向東給他穿衣服時,顧益民突然十分興奮地說:『爸爸,昨天晚上我夢見自己和同學們一起參加學校的昇旗儀式了,我還向國旗敬禮了呢。』聽到孩子的話,顧向東的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不是滋味,可還是笑著鼓勵他:『你只要堅持鍛煉腿部力量,很快就能和同學們一起昇旗了。』

  由於顧益民品學兼優,學校號召全校同學以他為榜樣,學習他戰勝病魔勤奮學習的精神。同時,也為了進一步幫助他樹立自信心,決定挑選他做學校的昇旗手。從老師口中聽到這個好消息後,顧益民激動得連著兩三天沒睡好覺。周一早晨6時多,他就穿著洗得乾乾淨淨的校服,戴著鮮艷的紅領巾,不停地催著爸爸早點送他去學校。

  早晨7時40分,老師把顧益民抱上昇旗臺,同學鞠浩和楊朔一左一右攙扶著他。面對操場裡站得整整齊齊的全校千餘名師生,在嘹亮的國歌聲中,他慢慢地將五星紅旗昇到了空中。

  顧益民說:『這次昇旗,讓我找到了成功的感覺,看到自己雖然身有殘疾,但別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可能我不能做到最好,但我一定努力做得更好!』

  顧益民的媽媽周艷萍說:『小民因身體殘疾,從小就膽小怕事,性格孤僻內向,自卑感極強,沈默寡言。送他進入校門的第一天,我在學校門外足足站了一天,就擔心小朋友們拿他的缺陷開玩笑、欺負他。可當放學的鈴聲響起,看到兩個比他還矮的孩子替他背著書包,一邊一個架著他的胳膊走出校門時,欣慰代替了我心中的懮慮。』

  提起上小學時的一件往事,顧益民說他現在還感覺心裡很內疚。他說:『當時幾名同學因為幫助我,被不知情的老師和家長狠狠地批評了一頓。加上自己不好意思說明,一直也沒和老師解釋其中的原因。』

  那是小學四年級的一天中午,由於下肢發育不全、畸形,顧益民不能上蹲便,所以養成了白天不大便的習慣。可這天剛剛吃過午飯的顧益民感覺肚子痛,趴在桌子上半天直不起腰來,額頭上很快就布滿了一層密密的汗珠。這時,幫他刷完飯盒回到教室的鞠浩看到他痛苦的樣子就問他怎麼了?捂著肚子的顧益民虛弱地低聲說:『我肚子疼,想上廁所,要堅持不住了。』鞠浩立即招呼正在教室後排吃飯的何志強、楊朔和史銳同學,架起他的胳膊就往校園裡的室外廁所跑。雖然他們的速度比平時扶著顧益民進出教室快了不少,但距廁所還有20多米的時候,顧益民『啊』地大叫一聲停下了。史銳問:『你怎麼站住了,快走啊!』顧益民紅著臉囁嚅地說:『我實在憋不住,拉到褲子裡了。』

  幾名同學頓時蒙住了。還是鞠浩反應快:『這事兒咱誰也不許跟別人說,都不能嫌乎他。快,咱們回班裡找紙去。』說著,他讓楊朔扶著顧益民,自己和史銳、何志強轉身就往教室裡跑。由於一時找不到衛生紙,他們把自己的數學作業本和作文本都撕了。

  在校園邊一排小樹後面,鞠浩等4名同學七手八腳地幫顧益民擦粘在褲子和腿上的糞便。一不小心,鞠浩的手蹭上了大便,他甩了甩手,接過何志強遞過來的紙把手擦乾淨,又幫著忙乎起來。

  很快,幾個小同學就幫顧益民打掃完『內務』,把擦大便的紙扔到廁所裡。事後,老師和家長發現鞠浩、何志強和史銳的作業本被撕得只剩下幾頁了,問他們為什麼撕作業本。幾個孩子誰也不說,結果遭到了嚴厲的批評。後來,要不是顧益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又告訴了老師,幾個孩子怕要被『冤枉』至今。

  顧益民說:『當時鞠浩他們纔剛剛10歲,都是家裡的獨生子,爸爸媽媽的寶貝、爺爺奶奶的「心頭肉」,在家裡沒掃過地,沒刷過碗,就連洗澡都得父母陪著幫忙,可他們竟幫我擦大便。現在回想起來,還經常讓我感到鼻子酸酸的……』

  小學畢業後,顧益民昇入了市第七十中學。一個全新的集體接納了他,也接過關心照顧他的『接力棒』。在新的集體裡,他還當上了班長。每天早晨,媽媽推著自行車把他送到校門前,剛剛把他從後座上抱下來,准有同學跑過來搶過媽媽肩上的書包,攙扶著他走進校園。這些幫助他的同學,有很多他都不認識,既有高年級的,也有低年級的。每天熱飯、取飯,都被同學們『承包』了。有時候媽媽沒給自己帶飯,同學們就會搶著跑出去給他買,把自己帶的好吃的端過來和他一起分享……

  顧益民在學校每天有同學扶上扶下,課間有同學形影不離地陪著,午飯基本是『飯來張口』……可春游的時候,他自卑地想到自己是班級裡的『累贅』,想到了放棄參加這次集體活動。誰知同學們可不答應,他們異口同聲地高喊:『我們班一個都不能少。』

  昇入初中的第一個春天,第七十中學組織學生參觀文廟、到哈爾濱游樂園春游。聽到這個消息,顧益民當天十分興奮,他還沒去過這些地方呢。可晚上躺在床上,他卻越想越不對勁:雖然平時老師和同學們照顧我都習以為常了,可春游不像在學校,自己行動不便,一定會影響同學們的游興。可要是放棄了,自己又不甘心。在這樣矛盾的心情下,他第一次埋怨起自己的身體,在被窩裡偷偷地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第二天早晨6點,顧益民還沒起床就聽到了敲門聲,原來是徐雪峰、王延浩、閆一闖等幾個身高體壯的同學來接他了。媽媽周艷萍被同學們弄了個措手不及:『小民也沒說春游的事啊,什麼吃的東西也沒准備啊。』幾個同學笑呵呵地指著自己的背包說:『阿姨,你就別擔心了,我們把他的那份都帶出來了,有小食品、面包、紅腸,還有飲料!』

  原來,前一天語文課前,老師趁顧益民上廁所的機會,問同學們春游時顧益民怎麼辦。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高喊:『我們班一個都不能少。』徐雪峰等大個同學說:『如果顧益民走不動、累了,我們就輪班背著他,集體活動他一定得參加。』下課後,於棋安、馬哲等同學還和老師一起研究了一路上如何抬著顧益民上下車,由誰負責保護顧益民玩轉馬等游樂設施等細節。而所有這一切,都只瞞著顧益民一個人。

  時刻圍繞在顧益民身邊的友善和關愛,使他從一個自卑、內向的腦癱患兒,變成了一個活潑可愛、被同學們公認的『陽光男孩』。對此,顧益民說:『面對現實,如今我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會充滿自信地說「我能行!」我要用我力所能及的力量,來回報老師、同學和我們這個集體。』

  顧益民剛入初中不久,學校組織了一次以『網絡是把雙刃劍』為主題的演講活動,每班可派3名同學參加。報名時,顧益民的心裡在不斷地斗爭。看著越來越多的同學報名,他的心裡更癢癢了。猛一抬頭,他發現李老師正用一種期待的目光望著他,好像在對他說:『為什麼不試試?』於是,他鼓起勇氣去報了名。更令他驚喜的是,自己竟然被選上了。

  只為成功那一刻的到來,3分鍾的演講稿顧益民對著鏡子念了50多遍。他說:『每當我倦了、累了、口乾舌燥了,李老師那個期待的目光和和善的微笑就浮現在我的眼前,激勵著我。』功夫不負有心人,顧益民不僅把演講稿背了下來,而且非常流利,語音語調也掌控得非常好。當他漂亮地完成了充滿自信的演講時,發現臺下李老師含笑的眼睛裡噙滿了淚水……

  一次演講賽,讓顧益民對一切都充滿信心。他說:『老師時時鼓勵我的目光,讓我變得越來越自信。』身為班長,管理班級的紀律是顧益民責無旁貸的責任,而他的管理也頗具特色。每當自習課同學們交頭接耳時,他只要把手舉起來,慢慢地豎起一根手指,還沒等到他伸出第三個手指,全班一定會鴉雀無聲。每天的眼保健操,有的學生不認真做,經常被扣分,他自薦為班裡的監督輔導員後,班裡再也沒有因為做不好眼保健操被扣分。期中考試前幾天,同學周玉琢因病休息了一周,眼看要考試了,她十分著急。顧益民利用午休時間,主動坐到她的旁邊,幫她補上了落下的所有課程……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顧益民獲得學校演講二等獎、區微機大賽一等獎多項獎勵,給學校和班級爭得了榮譽,成為『校園明星』。他說:『7年的學校集體生活,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圍繞在身邊的濃濃愛意,收獲最大的是充滿了自信。生活在這充滿愛心的世界裡,我堅信自己一定會生活得越來越快樂。』

  集體的關愛改變了顧益民,同學們在對顧益民的關愛中也改變了自己。老師說,全班同學都感到一年多來,他們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己的收獲更多。

  單親家庭的鄒運,剛入學時對同學們表現得很冷漠,對班級的集體活動、掃除等也不上心。通過一段時間的共同學習生活,看到班裡的同學都主動幫助顧益民,而顧益民還主動要求承擔班裡的工作,他被深深地感動了。去年,鄒運找到老師說:『咱們班的體育成績一直上不去,開運動會排在別的班後面,讓我當體委吧,我能把咱班的體育帶上去。』他的自薦在班裡引起了大討論,最後決定班裡設兩個體育委員。鄒運上任後『成績顯著』,當年的運動會他們班就獲得了學年第一。

  家庭條件較好、有體育專長的徐雪峰,平時粗粗拉拉的,也不會關心別人,通過照顧顧益民變得細心了。前不久學校搞防火演習時,他搶著要背顧益民『撤』出學校。冬天掃雪,別的班都是老師領著全班的同學一起掃雪,而顧益民他們班的男生堅決不讓女同學下樓,就連女老師也不行。他們說:『掃雪就應該是我們男人的事,女孩子不能在外面凍著。老師是女的,所以老師也不能去掃雪。』

  顧益民的老師李秀英說:『對顧益民的幫助、關心,在全班所有同學當中都成為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沒有人感到自己是在做好人好事,因為他們說幫助自己的兄弟姐妹算不上是做好人好事。而通過對顧益民的關愛,幾乎每名學生都有所轉變,大家都學會了友善、寬容和關愛……』

  采訪結束的時候,顧益民悄悄地對記者說:『我以後的謀生方式就是坐在家裡寫書,當個作家。第一本書我就要用紀實的形式,把我在學校的生活寫出來,讓大家通過我的書,把關愛播撒到社會每個角落。』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