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8日電 專科醫院院長的4位患者一年內分別踏上不歸路……
女總監的『臨別』電話
不久前的一天深夜,市第一專科醫院院長張聰沛被手機鈴聲驚醒,電話裡傳來了一位女子的聲音:『張院長,我正站在我家樓頂的平臺上,我是想向你告別的。』
張聰沛此刻睡意全無。他知道他的一個抑郁癥病人正在走向死亡,他現在必須跟死神做一番較量。張聰沛沈默了一分鍾說:『你死就死吧,但能回答我4個問題嗎?』對方一陣沈默。一番『艱難』的對話後,這位女子終於說:『我答應你可以看一看遠處的燈火。』
張聰沛拭了拭額頭上冒出的冷汗,穿上衣服趕到現場。該女子得救了。
這位女士是哈爾濱市某公司總監,今年僅30歲。日前,她在醫院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得以恢復。她對張聰沛說:『你說當初我咋就那麼傻呢?我當時怎麼會想得那麼極端?』這位女士特別希望通過媒體將她自己的例子告訴那些抑郁癥患者。
4位患者悲劇的結局
張聰沛說,選擇自殺的抑郁癥患者,往往情緒已低落到了極點,她的注意力全在死上,根本不計後果。他說,抑郁癥患者必須要經過藥物及心理的治療纔能好轉。去年以來,與他相識的4位沒有接受完全治療的患者最後選擇了自殺。說起這事,張感到十分地惋惜。
第一位是本人拒絕接受治療,主要是擔心怕被戴上『精神病』的帽子;第二位是剛剛接受治療,並且初見效果,但是家屬怕影響其今後的工作,強行將他接出醫院;第三位是經過治療已好了一年而又復發的患者,由於惦記工作沒有及時治,就在他准備到醫院接受治療的前一天選擇了自殺;第四位是公務員,由家屬領來看心理醫生,家屬同意入院治療,但是本人不同意,而患者剛從醫院回到家就跳樓自殺。
今天你放松了嗎?
近年來,我們越來越多地聽到『某人跳樓了』,『某人自殺了』的事例。抑郁癥正成為威脅都市人的一大疾病。
據張聰沛介紹,一項調查資料表明,哈爾濱抑郁癥患者已超過2%。5年前,哈市第一專科醫院門診前來問診的患者抑郁癥不足10%,現在已超過50%。而抑郁癥患者中20%都有自殺行為,而這20%中的五分之一自殺成為事實。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鮮有抑郁癥。而農民患抑郁癥比例也很小,這是為什麼?』張聰沛說,現代社會的壓力是抑郁癥的第一殺手。『社會無法改變,但心態可以調整。』張聰沛拿自己舉例:『我每天都接觸痛苦,心理壓力可想而知。』他說每當二三個月,他都會拿出二三天時間完全屬於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一個月之內你保證給我活好,一個月之後我保證你生活好。』張聰沛說,記住,抑郁癥是一種病,必須治療,千萬不要忌諱用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