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人在生產為一重集團協作配套中小零部件加工 |
東北網5月16日電(記者 印蕾) 『東北地區相對松散的『孤島式』產業結構,已難適應振興的需要。加強產業關聯,打造產業集群,應成為東北振興路上必須跨越的一道門檻。』有經濟學專家這樣評價產業集群的重要作用。
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工業基礎雄厚,中國第一重型機器制造集團公司、北滿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黑化集團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業均坐落於區內,近兩年,該區將發展的目光盯准發揮區內大企業優勢,強化大企業服務和配套,全力加快發展優勢工業集群,以此推動全區經濟發展,實現工業強區。
富拉爾基區區委副書記李愛國介紹說,近兩年,富拉爾基區確定了構建4大產業集群的發展戰略,即以一重為龍頭,形成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以北鋼、黑化為龍頭,形成鋼鐵化工產業集群;以北疆、東府為龍頭,形成建材業產業集群;以民營科技企業為龍頭,形成農業產業化的產業集群。在具體工作中,該區依托大企業,充分發揮其存量資產、基礎設施、技術人纔優勢,大力發展『吃配』經濟,加快發展優勢工業產業集群,打造工業強區。
齊齊哈爾市富重傳動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是2002年年初成立的一家民營科技企業。2003年8月,該公司並購了一重集團公司的21分廠,協作配套中小零部件加工。該公司擴建了現代化廠房,購置了生產急需的加工設備,增強了生產能力;2005年,為一重配套產品產值實現3500萬元,累計上繳稅金500多萬元。不僅有力支持了大企業的發展,也為地方經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為有效推動『吃配』經濟戰略的實施,2005年底,富拉爾基區組建了區企『吃配』協會,定期組織『吃配』項目商談活動,為發展配套經濟提供組織保證;建立項目庫,及時調整更新『吃配』項目,為發展配套經濟提供有效載體;同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招商引資的辦法,借力發展配套經濟。
2005年,哈大齊工業走廊啟動為富拉爾基區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富拉爾基經濟開發區被確定為哈大齊工業走廊西端啟動區,在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建設過程中,同樣注重『圍繞現有企業上配套,圍繞特色資源上項目』,以經濟開發區為載體,引導區內中小企業,搶搭大企業的『直通車』,投資發展配套企業、打在區域特色工業產業鏈。2005年,啟動建設了為一重集團配套服務的亞飛模具有限公司,生產50噸以下的中小鍛件,配套能力可達到2.1億元;引進上海浩益集團資金1.2億元,整體租賃北滿特鋼50萬噸生產線,為北滿特鋼配套生產無縫管,今年其生產能力可達到15萬噸,產值可達7.5億元。
截至2005年底,富拉爾基區配套經濟項目總戶數已達49戶,年配套額達到了12.2億元。『吃配』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產業鏈條的形成,為4大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