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4日電 繼3月份價格上漲之後,新一輪成品油價格上調方案正在醞釀中,汽柴油平均每噸可能上漲300元-400元左右,國內油價可能年內與國際接軌。
繼今年3月26日國內汽柴油價格上漲之後,新一輪的成品油(汽油、柴油等)價格上調方案正在醞釀之中,汽柴油平均每噸可能將上漲300元-400元左右,漲幅與3月底的調價大體相當。據悉,中石化已將此漲價方案報送國家發改委並獲其批准,目前正等待國務院批准,預計該方案將在未來幾周之內擇機實行。
5月11日,中石化南方一煉化公司總經理證實了此事。他說:『現在還沒有接到來自北京總部的正式文件,但漲價只是時間問題。』
雖然現在距3月份的調價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但從3月底開始,國際原油價格從每桶60美元一路走高,目前仍維持在每桶70美元以上的高位,對於主要依賴進口石油的中石化而言,成品油的漲價已被國際原油的高價所衝銷,煉化環節壓力再次增大,據其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一季度雖然公司整體盈利91億元,但煉油業務大幅虧損78.8億元。4月28日,中國石化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張家仁公開表示,希望國家進一步調整成品油的零售價格,以避免第二季度公司煉油業務的更大虧損。
發改委國家信息中心的能源專家牛犁認為,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接軌是大趨勢,漲價只是時機和幅度問題。
據他介紹,3月份成品油漲價時,原計劃半年之內就與國際接軌,當時的國產石油成本是每桶43美元,國際油價是60美元,中間相差17美元,而現在國際油價漲到了70美元,中間差距又拉大了10美元,漲價已是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