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克山縣新興村建設新農村探索土地集約化經營
2006-06-02 03:55:38 來源:新華社  作者:徐博 程子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哈爾濱6月1日電 『聽說有人給你張羅對象了?』50歲的餘財聽到記者發問,竟然羞得滿臉通紅。不過,看得出,他的笑容裡藏著的是幸福。

  餘財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縣北聯鎮新興村的一位普通農民,這個村人均耕地5畝,2002年人均收入只有800元,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父親去世後,餘財便獨自在10畝地上種植當地最為適合的作物——大豆。但那時的餘財終年也沒有『餘財』,每畝地的純收入頂多也就100多元,窮得連媳婦都娶不起。

  如今,餘財參加了『農機作業合作社』,把土地交給村裡經營,每年收取租金,他這纔開始有了『餘財』。

  原來,2003年6月,新興村借省政府實施農機合作化試點的契機,在自願的前提下,農民把土地經營權有償轉讓給村裡,由村集體進行統一種植,實行土地集約化經營。

  2004年,包括餘財在內的490戶村民將手中的1.3萬畝土地交給了合作社經營。這些耕地連片作業後,僅取消戶與戶之間作為地界的『塹溝』就達到1800多條,新增土地600多畝,年增收20多萬元。

  2004年秋收時,村裡建的大豆良種繁育基地畝產最高達到185公斤,合作社的利潤達到了347萬元,也就是每畝地的純利達到了267元。農民當年從每畝土地上收到了160元的『租金』,2005年的『租金』更是上昇到了185元。

  2005年,全村外出打工的勞務收入超過700萬元,而人均收入也猛增到4260元。現在,村委會又盤算著搞個1000頭的養豬場、編織袋廠和大豆深加工企業,把解放的勞動力吸引回來,走一條自我發展的道路。

責任編輯: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