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記者親歷:在黑龍江高危森林火險林區的3天3夜
2006-06-03 17:03:2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倪偉齡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莽莽小興安嶺北麓,大、小興安嶺之間連接帶,有一大片極為重要的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的林區,被稱為東北亞地區的『防沙屏障』和『氣溫濕地』。這裡海拔平均不到600米,一處處沼澤草塘中長滿枯黃易燃的茅草,若不慎點燃一根火柴,即可釀成大禍患!這片林區,就是黑龍江省沾河林業局沾河頂子和大平臺兩個國家級重點高危火險區。

  5月16日上午,天氣預報大、小興安嶺林區、黑河地區中心風力可達7級,氣象臺發布了森林防火緊急紅色預警信號。我立即趕去參加省森工總局召開的緊急防火會議,得知繼大興安嶺大楊樹發生森林大火後,5月8日黑河地區由草塘引發森林火災。全省護林防火已進入嚴防死守的最為緊要階段,省裡主要領導、各林業局主要領導都作為護林防火分片包乾第一責任人,深入到各林場一線指揮。我決定到全省護林防火重中之重地區———沾河林業局的沾河頂子和大平臺采訪。

  當晚6時許,我乘車近400公裡,趕到沾河林業局,准備連夜上山趕到天龍山林場和幸福林場前線指揮部。林業局宣傳部陳部長好意相勸:『山上林場可艱苦哇,部分地段剛通電幾個月,若再往山裡去,沒電不說,吃水都困難,很多地方都是無人區。』一個多小時後,局宣傳部副部長丁兆文趕來給我做向導。他可是個老護林防火員,多次參加過巡山、撲火行動。他提醒說,山裡蛇蟲很多,草爬子毒性很大,被咬上若不及時救治,弄不好會危及生命的。

  5月17日早晨,風高林嘯、漫天昏暗。我和兆文趕早越過天龍山,來到重點防火區的第一道防火門卡。執勤人員嚴格檢查我們的入山防火證,並讓我們登記。又經一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過5道進山防火門卡的檢查,我們來到幸福林場沾河林業局前線指揮部。只見幾百面紅、黃、粉三色有『防火』字樣的旗幟迎風招展,『前指』機房喊話不斷,手持對講機的防火指揮們神情緊張,行色匆匆。

  簡單整裝後,我們向451望塔方向進發。前行約9公裡,我們進入山腳下更加崎嶇難行的林間沼澤草塘地帶。這會兒風小了點,山林發出可怕的『呼哧呼哧』聲。兆文告訴我,常年在451塔上望火情的朱彩芹夫妻每天都要往返6公裡山路來這裡背水吃。我捧了兩口草塘積水喝,冰涼中有點苦澀。我們繼續往前又走了3公裡多山路,登上24米高的451望塔。

  

  7級大風中,塔臺像悠車一樣搖晃不止。圓形望室直徑約2米多點,四周玻璃被大風刮得裂縫條條,一張小木墩桌子上擺放著對講機等中轉通信設備,朱彩芹和丈夫王學堂就堅守在這裡望火情。

  林區人都管朱彩芹叫『朱大俠』,她快人快語,處事果斷利索,是林區的三八紅旗手、先進個人和優秀森林衛士。她纔40歲出頭,但常年風吹日曬使得臉乾手裂。她現在還是一個臨時『青年工』,每月只掙300多元工資,每天從早6點到晚上8點半守塔觀察火情,最長一次一連在塔上住了25天,從沒有過星期天、節假日。但她對此卻無怨無悔,已在望塔崗位上堅守了17個年頭。

  451塔是中轉塔,負責用對講機聯系其他15個望塔和20個林場的500多個電臺,對觀察控制全林區的火情至關重要。兩年來,林區將近40%的火情都是『朱大俠』發現的。這時對講機傳來『前指』命令:『451檢查一下各林場所有崗位。』『朱大俠』馬上拿起對講機:『坤得氣、北營……火險等級高,隨叫隨到。』『明白!』我忙著拿望遠鏡順著她手指的方向仔細觀察情況。

  快到下午一點了,我們下塔吃午飯,『朱大俠』仍人不離機留在塔上望。吃過午飯,風勢漸漸趨弱,我和兆文又接著開始巡山護林。剛走出幾公裡,頭頂上一架盤旋的橘黃色直昇機轟鳴而過,兆文告訴我,那是專門在沾河林區上空巡查火情的『小松鼠』。

  又走了幾公裡山路,我們來到全國19個航站中惟一建在林區腹地的『幸福航站』,只見停機坪上停著一架『M171』直昇機和剛剛巡視歸來的『小松鼠』———『AS350』。

  『幸福航站』站長卞大武說,航站主要是根據望塔報告的火情,實施機降滅火———將防火隊員迅速空投到火場,以實現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標。再就是實施吊桶滅火———直昇機吊起2噸水,直接空投撲滅火頭。『幸福航站』曾先後增援紮龍、大興安嶺、黑河、嫩江等地,參與撲火33起。看看天色已晚,卞站長建議我明天可坐一趟『小松鼠』巡山護林。

  回到宿營地,已是晚上10點多了。

  5月18日早晨,看到天色陰霾,我心中竊喜,在防火的關鍵期,林區人最盼望能下場透雨。忽聞黑河地區又起火災,我的心情立即緊張起來。我和兆文被叫去參加緊急對講機會議,會上,『前指』總指揮張克江用對講機對31個防火點的負責人挨個喊話點名,無一缺席。緊接著他神情嚴肅地宣布:『昨天凌晨1時許,我局吉嶺庫林場發生一起火災。一住戶用火不慎引燃板棚,致使一棟160餘平方米的磚瓦房屋被燒毀,3戶居民無家可歸。肇事者現已被行政拘留。為防止家火引發山火,各單位要立刻逐家逐戶地進行清理檢查。』

  時至中午,雷聲陣陣,卻只飄灑些稀疏的雨點,真是急死人。我們如約來到『幸福航站』准備乘機巡山護林,無奈天氣不好直昇機暫不能起飛,我和兆文只好跟隨幸福林場『三清』小組,繼續巡山護林。

  

  傍晚時分,我們緊隨『三清』小組向最易發生火情的百草溝進發,對農林混居區進行嚴格的『三清』。『三清』就是清山、清林、清河套,是以看住人為主,盯住防火制度、控制火源的最重要護林防火環節。我們『三清』小組一行6人,有幸福林場副場長王志彬、林場防火隊長劉貴輝、老防火隊長張力、防火隊稽查員王海波加上我和兆文。我們走了幾公裡,忽然王志彬發現右前方約500米處有房屋煙囪微微冒著煙,我和劉貴輝、張力衝進去,看到一小伙子正在灶坑生火。我們趕緊讓他拿來半盆水澆滅灶火,並對他們父子倆進行了防火教育。林區規定,防火期遇四級以上風力禁止煙火。我們又前行一程,來到林間草塘深處的農林混居帶,看到兩臺拖拉機正在耕地,我們上去立即叫停,告戒農戶大風天拖拉機排氣管子要戴防火罩。再往深處走,來到草塘旁一戶住宅,見兄弟倆正在修農機具,我們讓他們馬上按規定在住房周圍打200米寬的防火帶,並盯著他們用扇刀割倒茅草。

  晚上7點多鍾,山裡氣溫驟降,只有攝氏四五度。我們冷得不行,就在茅草塘旁的林間支起帳篷,拿出特意帶的高度『二鍋頭』和咸菜、蘸醬菜。三口酒落肚,我和『酒友』們推心置腹地嘮起來。王志彬副場長告訴我,防火服髒了也不要洗,上面泡過藥水能阻燃,到關鍵時刻就能起作用。前些年烏蘭河那場大火,風像火車拉笛似的響,白松林都燒著了,我們去了800多人撲火,見火頭來了,有人脫了衣服趴在水裡,大火一過,衣服都燒沒了,人差點燒著。『要是沒水坑怎麼辦?』我問。『那就頂著火頭先燒一個小圈,用水或尿澆濕衣角,捂住嘴趴在地上。』王志彬喝口酒又說,一個多月前『三清』比這還遭罪,晚上地上還凍著冰碴兒,我們鋪塊塑料布,用樺樹條子支起來,將背墊在腰上隔涼,困了都睡不著哇,全靠酒頂著。見防火隊長劉貴輝手上拿著GPS衛星定位儀,我問其有何用?他說,防火指揮用對講機給你一個坐標數據,再給你到達火場的時間要求,你得根據GPS指示按時准確找到火場。GPS也可標明我們現在位置的坐標,他對了一下定位儀說,我們現在的坐標位置是『N:48度44分20.0秒。E:127度19分11.3秒』。

  山林冷風颼颼,我凍得直哆嗦,清鼻涕直流,腳上還磨了3個水泡,鞋裡都是土。實在困頓難擋,我倚在行裝上眼睛模糊起來。遠處青山寂寥、陣雨飄零。

  第二天早上濃雲密布,一陣雷聲滾過,又傳來沈悶的高炮聲。那是特意從北安市調來的高炮,發射了80發炮彈實施人工降雨,每發炮彈得2000元哪!一場人工陣雨後,天色仍然很陰沈,我和兆文聯系幸福航站乘『小松鼠』巡山,直昇機仍不能起飛。一會兒從對講機裡傳來消息,遜克鹿場發生火災,附近吉嶺庫林場已派出15人、4臺風力滅火機、一部GPS、一部對講機增援。

  采訪歸途,我心裡怎麼也不踏實,不由深思這幾天所經歷的一幕幕。我們對僅有的這片森林資源再也不能人為糟蹋了!大、小興安嶺森林涵水、儲碳、釋氧等生態指標構成了一道道綠色屏障,對保障內地城市少受沙塵暴襲擾,保護生態平衡至關重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不知道有這麼多林業工人拿著有限的收入默默保護著大森林。保護森林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火災所付出的代價遠大於防火所投入的成本!

  從另一方面看,森林防火現代化已是必然。衛星熱感、GPS定位儀、直昇機導航、裝甲運兵車、風力滅火機等設備、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林區防火,這需要一批有文化的青年掌握技術。我們只有從基礎教育做起,從孩子抓起,樹立全民防火意識,纔是治本之策。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