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5日電 題:鐵路局支援新農村建設側記
鐵路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先行官』。哈爾濱鐵路局把支農重任擔在肩頭,全力以赴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運力保障,用具體行動落實一個個惠農措施,奏響了鐵路支農的『三部曲』。
農民工坐著『專列』去插秧
農民備春忙,鐵路當先行。近幾年來,每年5月上旬,都有大批哈爾濱周邊地區的農民乘坐火車趕赴三江平原打工,幫助當地農民春耕生產。今年,這些異地打工的農民會驕傲地告訴你,他們坐上了鐵路的『插秧專列』。
我省今春氣溫低,大地土壤解凍緩慢,為把播期拖後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保證農民春耕生產不誤農時,早在4月中旬,哈爾濱局客運部門就積極組織相關站段深入走訪農民工集中的市、縣及村屯,對農工流實地調查,准確掌握第一手資料。
在農工流大幅上漲的情況下,該局客運、運輸、車輛、機務等部門通力合作,迅速落實運力調整方案,加開農工專列。各相關站段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小分隊奔赴鄉鎮村屯現場售票。一列列精心組織的『插秧專列』把農民兄弟送到了田間地頭。
據悉,僅5月9日至14日6天,哈爾濱局共開行農工專列15列,共計運送農工5.7萬人。當前,該局客運部門人員又深入到三江平原的各大農場,實地走訪異地插秧的農工,調查返程客流和農工需求,確保讓結束春播生產的農民工兄弟高興而去,滿意而歸。
記者還了解到,從5月21日零時起,哈爾濱鐵路局旅客列車新運行圖正式實行。
新圖把市場調查中農民工反映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在進城務工人員聚集的地方增加了沿途停靠站,讓早出晚歸的農民工往來更加方便,使這張新運行圖更加『親近百姓』。
糧食主產區開出『運糧大列』
糧食運輸季節性特點突出,始終被列為哈爾濱鐵路局重點物資運輸中的重中之重。龍江縣和訥河市是全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其中龍江縣全縣可耕地面積達420萬畝,年產玉米及其它商品糧150萬噸,有120多萬噸糧食需靠鐵路運輸。為進一步提高糧食運輸效率,暢通糧食購銷渠道,疏通糧食外運瓶頸,哈爾濱鐵路局經過研究論證,分別在龍江縣白山鄉、訥河兩個站建立起糧食戰略裝車點,采取集中受理承運,整列配空裝車的方式,培育糧食規模運輸,給糧食運輸創造穩定、透明、快捷、便利的環境。
據了解,訥河、白山鄉糧食裝車點於去年11月啟動以來,每集結開行一列糧食大列平均只用4小時,運輸效率大幅提高。到2006年5月22日,兩個糧食裝車點共裝出糧食大列204列,裝車13626車,發送糧食81.76萬噸。自糧食裝車點建成後,不僅讓農民增加了收入,周邊地區的糧食生產和貿易也日漸紅火。
農用物資駛入『快車道』
春耕到,農資俏。隨著春耕的開始,化肥等農用物資需求量逐漸增大。哈爾濱鐵路局急農民之所急,把化肥等農用物資的運輸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著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全力以赴搶運化肥等農資,支援農民春耕春種。
位於我省化肥主產區的大慶車務段積極走訪企業貨主,登記化肥資源臺賬,對化肥等農用物資施行請車、承認車、裝車辦理『三優先』。在主型車緊張的情況下,該段深挖潛力,多請棚車、敞車,力保化肥裝車,並以肇東、安達、臥裡屯等7個化肥裝車站為主,積極開展化肥裝車攻關,加開化肥專列。到5月15日,該段共開行化肥專列114列5722車。
哈爾濱鐵路局運輸部門介紹,該局主動與地方政府、企業溝通,從市場預測、運力配置、調度指揮、信息反饋、溝通協調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農資運輸的組織管理辦法。該局對糧食、化肥、農藥、農業機械、農副產品等農資,施行貨運計劃優先提報,有請必裝,優先掛運,加速移動等優惠政策,確保在運輸中做到方向傾斜、車種傾斜、運力傾斜,一路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