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5日電 5月30日,在全市慈善超市建設和敬老院整合工作現場會上,哈爾濱市政府確定了進一步搭建城鄉兩個救助平臺的工作目標:今年,市區各街道都要建立一處規模在30平方米以上的慈善超市,各區要建設一處農村敬老院福利中心。
截至2005年底,哈市已經創建慈善超市125家,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三年來共接收社會各界捐贈款物折合人民幣1700多萬元,救助困難群眾17萬人次。但這些慈善超市存在布局不夠合理,發展不夠平衡,基礎設施較差,運作不夠規范等問題。另外,哈市193個鄉鎮現有農村敬老院192所,床位9007張,集中供養8995名五保對象。因基礎設施落後,規模、布局不合理和收養能力難以滿足社會需求,還有9500名五保老人要求進入敬老院卻因床位飽和而無力接收,65%的五保老人對居住條件和環境意見較大。
針對這一現狀,哈爾濱市政府要求各區、縣(市)要統籌規劃,規范慈善超市建設。各區建立的慈善超市必須符合省民政廳關於『慈善超市建設規模必須在30平方米以上』的標准,同時選擇一個慈善超市進行長效運行機制試點,要對捐助物品全部進行分類,加強對捐贈物品洗滌、消毒、熨燙、打包、歸類、上架、擺放等環節的程序處理,確保為困難群眾提供乾淨、整潔的物品。
現場會上,政府部門提出,在運行方式上要保證捐贈渠道暢通,積極探索救助服務與便民服務相結合的新思路,增強慈善超市的生命力;在救助形式上,要做好慈善超市與市直機關部門(單位)結對子的定期捐助工作,尋求采取無償救助和有償服務相結合的新模式,充實服務項目和服務內容;在人員配備上,要大膽嘗試購買公益崗位、建立『義工』協會和志願者隊伍的新途徑。
關於敬老院的整合工作,會議確定各區建設一處農村敬老院福利中心,小縣建設三處農村敬老福利中心,大縣(市)建設五處農村敬老福利中心。到『十一五』期末,全市農村敬老院將由現在的192所整合為100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