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火箭上天冰城"解渴" 哈市人工增雨緩解部分地區旱情
2006-06-08 05:37:2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張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8日電 『准備——1、2、3,發射!』隨著工作人員的口令,在巨大的轟鳴中,4枚火箭彈呼嘯著相繼飛上天空,瞬間消失在雲層裡。五六分鍾後,6公裡外的阿城市新華鄉下起雨來,農民們興高采烈地跑出家門,來到田間地頭,歡喜地看著自家的秧苗『開懷暢飲』。

  增雨現場:5分鍾發射4枚火箭彈

  7日10時許,記者來到位於哈爾濱市區上風處的阿城市新華鄉五星村。在人工增雨現場記者看到,在一輛客貨兩用車上,一個火箭彈發射架架設在車廂內。工作人員根據計算好的數據,仔細地調整發射架的角度。工作人員隨後從一個長方形的箱子內取出了4枚長1.5米、直徑15厘米的火箭彈。

  工作人員逐一把火箭彈觸點上的密封紙撕掉,將它們小心地安裝到火箭彈發射架上。准備就緒後,工作人員迅速撤離到20米開外,用遙控器控制火箭彈的發射。『准備——1、2、3,發射!』工作人員話音剛落,發射架便傳來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記者的耳朵被震得嗡嗡作響。只見火箭彈直奔天空,瞬間消失在雲層裡。整個發射過程不到5分鍾就結束了。

  據哈市氣象臺降雨辦公室主任郭穎講,近期哈市一直處於乾旱少雨的狀況,給城市綠化和農作物的生長帶來很大的麻煩。根據預測,7日哈市將有陣雨天氣,但雨量少,分布還不均勻。哈爾濱市氣象局決定,根據天氣形勢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准備工作:分析預測精確計算即時溝通

  『別看人工降雨的整個發射過程只有5分鍾,但為這5分鍾需要做很多的准備工作』,郭穎感慨地對記者說。

  據郭穎介紹,距離哈爾濱150公裡內的雲層范圍,在多普勒雷達都能顯示出來。工作人員根據雷達上顯示的信息,可以判斷出雲層的厚度、含水量、速度和運行軌跡等信息。然後,氣象專家坐在一起,分析雲層的走向,是否適合人工增雨等。專家再根據雲層的運動軌跡,選出適合人工增雨作業的地點。『選人工增雨作業的地點很重要,既要保證打到指定雲層,還要注意安全問題。』郭穎說,火箭彈爆炸的下方要盡量遠離人群密集的居民區、繁華街路等地方。因為如果火箭彈不爆炸,那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僅僅選好了地點,還不能實施人工增雨,如果火箭彈把飛機打下來那可就糟了。』郭穎笑著說,火箭彈發射的水平距離為6000多米,高度可達到5000多米左右,隨便發射將對飛機造成威脅。氣象部門會和負責空域管制的省航管局航行科溝通。向對方告之氣象部門想要在何時、何地實施人工增雨作業。航行科會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數據,來確定人工增雨的實施時間。

  『如果航行科批准只能打10分鍾,那氣象部門就會做好准備,發射炮彈或火箭彈的時間絕對不能超過10分鍾。』郭穎說,在火箭彈准備就緒後,還必須再次與民航部門確認一次,是否可以發射,以免發生意外。

  上圖為工作人員正在撕掉火箭彈觸點上的密封紙。

  

  增雨效果:冰城普降小到中雨

  據悉,哈市7日受高空冷渦和蒙古低壓的共同影響,出現有利於人工增雨的天氣過程。6日,哈市氣象臺發布了十一縣人工增雨緊急警報和市政府專項預報,提前預報7日有利於人工增雨。哈市氣象局組織呼蘭、雙城、阿城、賓縣等地進行了飛機、火箭、高炮3種形式的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增雨效果顯著,有力地緩解了部分地區旱情。

  7日,哈市有8個縣市參與火箭彈人工增雨作業,發射火箭彈近30枚,有七個縣市參與了高炮作業,總共發射240餘發炮彈。

  據7日下午哈市氣象臺的觀測結果顯示,截至14時,哈爾濱市區普降小到中雨,雨量為3至7毫米;呼蘭區降雨量達到中雨,為5至12毫米;五常市南部降雨量為7至15毫米,為中雨。

  據哈市氣象局副局長魏松林介紹,此次人工增雨對緩解哈市的旱情起到了關健作用。預計8日、9日,哈市將有陣雨或雷陣雨,氣象部門會密切監測天氣變化,隨時准備進行人工增雨。

  20時許,哈爾濱市及所轄的縣市普降雷陣雨,降雨持續到8日零時,降雨量為25毫米,達到中雨程度。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