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幾百年前的夾幡石、腳蹬褲 哈市地下埋了多少寶貝?
2006-06-08 09:29:1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8日電 20000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800年前就有『腳蹬褲』;100年前就有下水道——哈爾濱地下埋了多少寶貝?

  近年考古發現

  2003年

  遠大都市綠洲小區工地新運來的沙子中,發現距今約兩萬年的人角鹿犄角化石和野牛脊椎骨化石。

  2005年9月

  哈爾濱工業大學基建工地挖出兩塊封建王朝時代使用的『夾幡石』。

  2005年10月

  哈市道外區太古街89號的武聖廟正殿內驚現神秘地道,裡面有不少石碑。

  2006年

  位於南崗區果戈裡大街原市郵政大樓建築工地在距離地面4米深處發現一處清代末年的外國人墓穴;道外區昇平街與北三道街交口發現100年前下水管道;市文物管理站等單位正式啟動了對哈市地域內存在的109處古城址的調查。工作人員首次使用GPS衛星定位設備,將古城址的經緯度坐標以及海拔高度等數據做出了准確的記載。

  地下秘密少有人知

  在很多哈爾濱人眼裡,從清政府在哈爾濱設治算起,只有100年的時間,哈爾濱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但一些專家認為,哈爾濱並不『年輕』,甚至可以說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據可查、資料比較翔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金代。那時,生活在北方的女真族日益強大,並開始逐鹿中原。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在現今哈爾濱東南約25公裡的阿城市白城地區建國定都,現在的哈爾濱在當時是金上京的京畿之地,也是當時金上京地區水陸交通最為繁忙的地區。

  在阿城,古城遺址非常多,包括上京會寧府遺址和摩崖石刻等,都是國寶級單位,但這也並不意味哈爾濱的歷史就只有1000年。實際上從近年哈爾濱考古挖掘的情況看,哈爾濱出土的一些大型古動物化石都有人類打擊過的痕跡,可以追溯到新石期時代,甚至再往前追溯到舊石期時代,那時候哈爾濱這裡就有先民活動。專家推斷,哈爾濱的地下很可能還有很多世人所不知道的秘密。

  800年前有腳蹬褲

  據了解,近年,哈爾濱市市區曾出土過不少文物,有的非常珍貴。據報道,去年9月9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基建工地挖出兩塊條石,上有精美圖案。專家鑒定認為,該條石系封建王朝時代使用的『夾幡石』,年代約為金代至清代。該條石地上部分長194厘米、地下部分長203厘米、寬70厘米、厚38厘米,雕刻工藝精湛,蓮花、蓮葉、蓮子圖案生動,水波紋紋理清晰。據介紹,這兩塊條石是封建王朝在官府或軍營門前豎旗、幡的石頭支架,名為『夾幡石』,上面的蓮花圖案意喻吉祥如意。這也是目前哈爾濱市發現的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相最好的夾幡石,其文物等級至少在三級以上;上世紀在南崗區原喇嘛臺舊址上建紅博廣場過程中,還曾出土過槍支;近年在一些施工工地出土槍炮彈藥的事也屢見報端。

  據市文物管理站副站長邢曉瑩介紹說,在哈爾濱市香坊區一帶也有很多遺址遺跡。上世紀80年代,香坊區曾發現過金代墓葬群,出土過很多隨葬物品。市博物館的一件鎮館之寶———迷你諜謀刻印就是在香坊金代墓葬群發現的。

  曾多次參加過考古發掘的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專家、以研究金元文化著稱的李士良老先生告訴記者,截至1985年,哈爾濱已發現金代居住址和墓葬址達百餘處,城址8處,包括平房的平樂古城、松山古城、四方臺古城、萬寶鎮古城等。新香坊金代墓葬群的發掘,出土了16座古墓,是東北地區發掘出的最大的遼金遺址,出土了好多堪稱為『國寶』的文物。特別是近年來被譽為『塞北馬王堆』的金代齊國王墓的出土,有金器、銀器、玉器、陶器等,讓世人知道了在800年前就有了『腳蹬褲』,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震驚和關注。

  李老分析認為,在哈爾濱城區地下,金代和清末比較有價值的東西可能多一些,但因為沒有考古發掘,這也是根據資料記載的分析和推斷。但野生動物化石,比如猛?象、披毛犀等肯定會有不少。李老推斷,哈爾濱城區的東南部因為靠近阿城,地下埋藏的金代文物可能會多一些。而在道外區一帶,清政府在那裡設治,一些官員也住在那裡,最早的延爽街也有100多年的歷史,因此,這些地區也可能埋藏有清末的東西。

  很多遺址被破壞

  邢副站長介紹說,南崗郵局大樓發現的那個墓葬雖距地面僅4米深,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可能是因為它正好在人行道的邊緣,原來建郵局大樓時沒有牽扯它。專家分析,這裡不太可能埋的是孤墳,很可能是100年前在蓋郵局大樓時挖出了很多墓葬,但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殘骨都被人扔掉了,也沒有留下任何記載。南崗是一個高崗,還應該有一些東西,但因為沒有考證,這還只是一種估計和猜測。

  呼蘭區的團山子雖是金代遺址,但古城址下面疊壓的可以往前追溯到新石期時代的遺址。在閻家崗也發現了古人活動的遺跡,雖然發現的一塊人骨經考證是距今2000多年漢代的,但發現的獸骨非常早,而獸骨上有人類打擊過的痕跡。另外,在哈市平房區有一個平樂古城。古城是金代的,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古城曾遭到嚴重破壞,破壞最嚴重的時期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那時侵華日軍在平房區實驗毒氣彈,平樂古城成了一個毒氣實驗場。據介紹,哈爾濱的地下曾多次出土過古代的銅錢,但由於銅錢發現後都被移動了,原址被毀壞了,所以難以對當時的情況進行判斷。

  哈爾濱還有一些古城,但還沒等人們意識到他的珍貴就已經被破壞了。邢副站長推測,第一次大的破壞可能是在中東鐵路建設時期。修建中東鐵路時建了很多房子,在蓋建房子的過程中,很多遺址就這樣被破壞了。

  據介紹,根據《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無論是地上還是地下的文物都屬於國家所有,任何人都不能以挖掘的方式將文物據為己有,否則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尤其是一些建築施工單位,在發現疑似古墓葬、文物時,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以使這些珍貴的『寶貝』能夠得到最好的保護。據了解,經過媒體的宣傳,現在很多市民對文物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很多市民在發現了新奇的東西後都會想到通知文物部門,有的還將自己發現的東西送到文物部門進行鑒定。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