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2日電 高考結束,考生們在清理高中時期學習用品時發現,在各種學習用書中,課外輔導書數量最多,許多輔導書沒翻過幾次,現在成了廢品,或者送給低年級的學生,或者當廢品賣了。
高考、中考競爭激烈,商家看准其中的商機,推出了大量高考、中考學習輔導書。面對五花八門的輔導書,學生和家長沒有能力判斷哪個有用哪個沒用,寧可信其有用,大量購買輔導書。一位考生家長十分感慨地對記者說,輔導書對提高學習成績肯定有幫助,但是,有用的只有幾種,大量的輔導書沒啥用,學習輔導書真的該『減肥』了。
精裝輔導書當廢品賣
高三畢業生小李告訴記者,他初中畢業時就到廢品收購站,以幾毛錢1斤的價格賣掉不少教科輔導書。他指著摞起來將近半米多高的各類輔導書說,今年還要賣一批。記者隨意翻看了幾本教輔書,只見其中一本英語輔導書,包裝十分精美,封面和封底都是防水材料,裡面的書頁則是16開銅版紙制成,售價是98.80元。小李心疼地說,雖然每次去書店買書,父母都全力支持,即使花費幾百元也不在乎,但是他覺得這些書的用途不多,有的只是翻了翻,許多書還是新的就賣給廢品收購站實在太浪費。記者隨後來到哈爾濱市幾家大型書店。在教科書、輔導書專區記者看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購買輔導書,而這些輔導書的豪華程度和售價,一點不亞於那些精裝版的名著。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孩子班裡的同學都買這樣的書,自己也不能因此影響孩子學習成績。許多市民認為,豪華輔導書助長了浪費和攀比心理,已經脫離了其原本的出版初衷。在國家倡導勤儉節約的今天,如此昂貴的圖書,只會加重學生和家長的負擔。出版商應當將錢花在提高輔導書的內在質量和學術價值上,而不應當只重外表不重內在。
課外輔導書畸形發展
記者對哈爾濱市幾個大型書店進行走訪中還發現,一些輔導書內容雷同、甚至靠照搬往年考題充實內容。在道裡區一書店記者看到,不少家長和學生正在選購五花八門的輔導書。在這個圖書區內,有諸如中考命題指南、中考闖關等圖書不下百餘種,名字響亮、印刷精美的輔導書的確讓不少學生和家長愛不釋手。記者隨意翻了幾本輔導書後發現,不少輔導書都分兩部分,前半部多為分析、講解,而後半部千篇一律幾乎都是2005年中考試題和答案。一本200多頁的輔導書中,100多頁都是2005年中考試題。在書店的出口區,抱著成捆輔導書的家長正在等待交款。一位家長告訴記者,現在學校不允許集體訂購輔導書,但班上其他孩子都在買,咱也不能落後。另一名在等待交款的學生告訴記者,這些書都是校外補課班老師讓買的。他認為,這些書中後半部分的試題,自己在學校就做過,只是在前半部分的講解和分析略有不同。不少在場的學生都表達這個想法,他們認為,這樣的輔導書有一本足夠了,但家長卻不放心,不惜代價搶購各種自己認為對孩子有用的書。
同類輔導書有一本就夠了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每年一度的中、高考時,家長望子成龍和互相攀比的心理,是造成輔導書泛濫的真正原因。對此,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02年國家就規定要求學校不准為學生代訂、代購課外輔導書。但是,對於家長和學生在校外自行購買的各種輔導書卻無法加以限制,很多家長都是抱著多多益善的心理,購買一些不必要的輔導書。因為這是家長和學生的個人行為,教育部門和學校也無能為力。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教師認為,輔導書對提高學習成績是有幫助的,一個學科有一本輔導書就夠了。現在市場上許多同類輔導書內容雷同,學生買多了沒有用。家長完全不必花冤枉錢,去弄許多課外輔導書。一些以營利為目的輔導書,內容粗制濫造,甚至誤導學生的學習方向,長期用這種輔導書不但起不到答疑解惑的目的,反而誤導學生,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
課外輔導書如今已經成了不少家長和學生的沈重負擔。有關人士呼吁,學生和家長不要輕信某些輔導書,花費不菲的金錢購買。同時,有關部門應出臺相關規定,規范一下課外輔導書市場,為已經『虛胖』的輔導書市場『減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