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第四屆中俄區域合作與發展國際論壇』熱門話題關注
2006-06-15 10:55:4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吳利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5日電 14日,在『第四屆中俄區域合作與發展國際論壇』會上,『如何實現中俄區域合作一體化的戰略昇級』成為與會專家、學者們討論的熱門話題。區域經濟合作一體化被認為是中俄合作的戰略昇級,而雙方加強在多個領域的互動合作是全面戰略昇級的根本保證。毗鄰地區互動合作進入新階段

  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會長、研究員李靜傑談到互動合作時指出,俄羅斯是資源大國、科技大國,我國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市場廣闊,兩國經濟上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在區域一體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潮流的形勢下,中俄都需要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2003年,我國正式提出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2002年俄羅斯政府重新修訂和實施了《1996-2005年和至2010年遠東與外貝加爾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聯邦專項綱要》,在此基礎上,2005年又制定了新的題為『政府和實業界建立伙伴關系,實現社會穩定和持續發展』的西伯利亞發展戰略。遼寧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周延麗說,俄羅斯開發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戰略與我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具有緊密的互動合作關系,俄積極致力與亞太地區國家首先是中國的一體化關系,把中國視為絕對的戰略伙伴,把相互投資合作視為符合雙方利益的事情。在俄羅斯開發遠東和我國振興東北戰略同步實施的條件下,中俄兩國毗鄰地區的互動合作進入了全面經濟合作的新階段。區域合作僅有互補性是不夠的

  近年來,隨著中俄貿易的密切和合作領域的不斷拓寬,中俄貿易佔我省外貿總額的比例也呈不斷上昇趨勢。黑龍江龍興國際資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澍德認為,我省與俄羅斯距離近,運輸成本低,消息靈,有利於捕捉商機,在合作領域上該有所突破。但是,中俄兩國目前都處在經濟轉軌過程中,雙方還尚未形成較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合作中雙方在觀念上、體制上和管理上存在較大差異,相互很不適應。如存在運輸堵塞與『灰色清關』,投資保護與爭端仲裁機制缺位,銀行結算不暢,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尚未建立起來,有些法規不完善,政策隨意性強,缺乏透明度,經營風險高,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證,缺少顯示度高的戰略性合作項目,現有合作項目與兩國中長期科技發展計劃結合不夠緊密,雙方戰略性大項目顯得偏少等。

  有專家指出,兩個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合作,互補性是必要條件,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礎,但僅有互補性是不夠的。單純依賴互補性的合作難以支橕多層次、寬領域、多元化的經貿格局,特別是朝著經濟一體化目標演進的國家或地區,需要的是以互補性為基礎的綜合的全方位互動,中俄合作也面臨這樣的局勢。中俄兩個毗鄰地區的合作應該是囊括商品貿易、大項目及投資的全面合作,這一區域是未來提昇中俄整體合作水平的中堅力量,在這一區域內優化資源配置,最終實現一體化是共同的目標,在這一區域強化雙邊互動能力是滿足雙方共同的需求。要把中俄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實踐活動,放到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充分認識到中俄廣泛合作的重大和深遠的戰略意義,從而加速中俄區域合作與發展到具體項目的實施和操作上。在互動合作中提高龍江中俄合作中心地位

  我省要充分利用中俄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天然地理優勢和情感紐帶,奠定我省在中俄合作上的中心地位。利用自己的地緣優勢,抓住與俄在林業上的合作,森工企業成建制走出去參與開發俄羅斯的森林資源。建立區域農業發展聯合體,建立面向俄羅斯的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成為俄羅斯的『冬季廚房』和『果菜籃子』,帶動中俄農業合作實現突破性增長。特別是加強鐵路、公路口岸過貨能力建設,盡快啟動中俄洛古河、黑河———布市阿穆爾河公鐵兩用大橋的建設。在中俄面積各半的擁有300多平方公裡的『黑瞎子島』上共建自由港、免稅港,形成具備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的經濟特區。同時,我省應把進口俄羅斯石油、發展與其天然氣合作等作為重點,帶動我省對俄輕工電子紡織產品出口。通過這些互動合作,加強我省在中俄合作一體化中的實力和地位。

  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員曲偉認為,俄羅斯擁有世界一流的科技水平,但是只有二、三流的科技產業轉化能力;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科技市場需求,但是只有相對偏低的科技創新能力。把中俄科技互動合作提昇到中俄戰略合作的層次,作為重中之重納入到中俄兩國國家發展戰略的長期規劃之中,把其提昇到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規劃之中。國家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和投入更多資金,支持東北特別是黑龍江省,在哈爾濱建立國家級的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大規模引進俄羅斯高技術和實現產業化。面對良機,我省應抓住機遇發展中俄高技術合作,加快與俄在高科技產業方面的合作,提昇我省在工業、農業、輕工等領域的科技含量。

責任編輯:焦洋